骨髓炎能不能治好?是不是一定能治好?给自己做广告的别来!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08-1-26 19: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一种骨的感染和破坏,由需氧或厌氧菌,分枝杆菌及真菌引起. 骨髓炎好发于椎骨,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或由于外伤或手术引起的穿透性骨损伤部位.儿童最常见部位为血供良好的长骨,如胫骨或股骨的干骺端. 病因学和发病机制 感染由血源性微生物引起(血源性骨髓炎);从感染组织扩散而来,包括置换关节的感染,污染性骨折及骨手术.最常见的病原体是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骨髓炎可见于吸毒者,镰状细胞血症患者和严重的糖尿病或外伤患者.真菌和分枝杆菌感染者病变往往局限于骨,并引起无痛性的慢性感染.危险因素包括消耗性疾病,放射治疗,恶性肿瘤,糖尿病,血液透析及静脉用药.对于儿童,任何引起菌血症的过程都可能诱发骨髓炎. 骨的感染伴发血管阻塞时,会引起骨坏死和局部感染扩散.感染可穿过骨皮质播散至骨膜下,并形成皮下胀肿,后者会自发性穿透皮肤引流. 症状和体征 急性骨髓炎症状为病骨疼痛,并有发热,严重的消瘦和疲乏,也可以出现局部红肿热痛. 脊椎骨髓炎通常有局限性背痛,伴椎旁肌肉痉挛,休息,热疗和镇痛剂不能使之缓解,活动使其加重.病人通常不发热.
急性骨髓炎治疗无效可形成慢性骨髓炎.通常引起间隙性(数月至数年)骨痛,压痛和窦道排脓.慢性骨髓炎通常是多种微生物感染. 诊断 患者出现局限性骨痛,发热和不适则提示骨髓炎可能.血白细胞计数可以正常,但ESR和C-反应蛋白几乎总是增高.X线变化在感染后3~4周出现,可见骨破坏,软组织肿胀,软骨下骨板侵蚀,椎间盘间隙变窄和骨质破坏伴椎骨变短.若X线表现不明确,可行CT检查以确定病变骨及显示椎旁脓肿的形成.放射骨扫描在病变早期即有反映,但无法区别感染,骨折和肿瘤.通过椎间盘间隙或感染骨的穿刺活检和手术活检,可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从窦道取到的标本培养结果对诊断骨髓炎是不可靠的. 治疗 在培养结果出来之前,应选择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均有作用的抗生素.对于儿童和成人,最初的抗生素应包括青霉素酶抵抗的半合成青霉素(萘夫西林或苯甲异恶唑青霉素)和氨基糖苷类药物.抗生素必须肠道外给药,疗程4~8周.如果疗效欠佳或存在大范围骨破坏,就需要对脊柱旁或硬膜外脓肿进行外科清创引流,以预防脊柱受损.坏死组织需行外科清创术,并同时应用广谱抗生素.较大的手术缺损需进行皮肤或带蒂移植物闭合创口,清创术应继续应用抗生素3周以上. 【辨证】跌打损伤,气滞血瘀,感染毒邪,瘀毒搏结,深扰骨髓,腐败化脓而成。【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名】升葛二虫汤。【组成】升麻30克,干葛30克,生山楂30克,当归30克,僵蚕15克,蝉蜕15克,生甘草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出处】赵祚忠方。化脓性骨髓炎的危害化脓性骨髓炎的危害:
化脓性细菌侵入骨质,引起炎性反应,即为化脓性骨髓炎。病变可侵及骨组织各部分,但主要为骨髓腔感染。致病菌大多数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溶血性链球菌,其它如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也可引起。细菌侵入途径大多为血源性,但也可从外界直接侵入。
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大多是因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没有得到及时、正确、彻底治疗而转变的。
少数低毒性细菌感染,如局限性骨脓肿等,一开始就是慢性发病,急性症状多不明显。如急性期经过及时适当处理,可能痊愈而不形成慢性炎症。
发病年龄与部位
急性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学龄儿童及青少年为多见,新生儿亦可发生。男孩较多,可能由于活动多易受外伤所致。以胫骨及股骨为最多,其次为肱骨。外伤性骨髓炎则因外伤情况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及部位,战伤中多见。
症状
全身症状在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全身症状严重。前躯症状有全身倦怠,继以全身酸痛,食欲不振,畏寒,严重者可有寒战,多有驰张性高热达39~41℃,烦燥不安,脉搏快弱,甚至有谵妄,昏迷等败血症现象,亦可出现脑膜刺激症状。此病人往往有贫血脱水和酸中毒。
慢性临床表现及诊断
临床上进入慢性炎症期时,有局部肿胀,骨质增厚,表面粗糙,有压痛。如有窦道,伤口长期不愈,偶有小块死骨排出。有时伤口暂时愈合,但由于存在感染病灶,炎症扩散,可引起急性发作,有全身发冷发热,局部红肿,经切开引流,或自行穿破,或药物控制后,全身症状消失,局部炎症也逐渐消退,伤口愈合,如此反复发作。全身健康较差时,也易引起发作。
由于炎症反复发作,多处窦道,对肢体功能影响较大,有肌肉萎缩;如发生病理骨折,可有肢体短缩或成角畸形;如发病接近关节,多有关节挛缩或僵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