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作者为什么详写了第一次的诗,而略写了第二次的短篇小说????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08-1-14 21: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我读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文章的内容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文章记叙的是: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而父亲则说:“糟糕透了”后来作者又写了好多诗、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每次母亲都说:“精彩极了”父亲说:“糟糕透了”。后来,作者终于明白了,不管是母亲的“精彩极了”还是父亲的“糟糕透了”都是对自己深深的爱。 生活中爱有两种形式,一中爱是慈母般的爱,他总是以亲切和蔼的语言是我们树立信心,鼓励我们不断前进;另一种爱就像作者的严父,他总是会以警告的方式,告诉我们还有不足还应提高。我们应“谨慎地把握住”这两种爱,使自己不断前进。 我也有同样感受,三年级时,我们期末考试考作文,由于三年级刚刚学写作文,写得很不好,不是忘掉标点就是写错字,不过我也算尽了我最大的努力了。回家后,母亲看了我的作文鼓励我说:“这篇文章真不错,如果没有错字,再加上标点,一定是一篇佳作。”听了母亲的话我心了甜滋滋的。“是吗”父亲说“我看看”我满怀信心的捧起我的佳作,小心翼翼的交给了父亲。父亲看后严厉的说:“不怎么样,怎么一个标点也没有?而且又很多错字,字也写得那么烂”我听后伤心极了,垂头丧气的走进了我的卧室…… 现在,我明白了:在一个人的生活中,需要爱的鼓励和赞扬,使自己鼓起前进的勇气,氧气希望的风帆,勇往直前。另外,还需要有人指出自己的不足。“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评价虽不无矛盾,但都是父母对自己深深的爱。 悟别样真爱,加深人物赏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糟糕”、“确实”、“自豪”、“誊写”、“敬仰”、“判断”、“出版”、“戏剧”、“严厉”、“灵感”、“创作”、“源泉”、“警告”、“提醒”、“把握”、“谨慎”、“极端”等词语。理解“一如既往”、“得意扬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看法。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设疑导入 我们习惯说“严父慈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是用了一位父亲和母亲对儿子作品的评价语做题目的文章,你能猜得出哪句话是母亲的评价,哪句话是父亲的评价吗?试着用不同的语气来读一下。我们看一下你猜得是不是正确呢? 快速读文、读通读懂 1.通过查字典读通课文,充分读书。 2.想一想为什么对于同一诗,作者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评价? 3.在语境中体会“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句评价的语气,试着同位之间读一读。 4.用铅笔在课文空白处记录下自己的感悟以及不懂的问题。 再读课文、交流讨论 1.指名读文,检查是否真的读通,把重点的段落多读几遍,注意语气和语速。 2.小声读文,思考自己提出的不懂的问题,看是否能够解决,整理自己的感想。 3.小组内交流,自己不能够解决的问题,和自己对文章的看法,看能否提出新的问题。老师巡视参与讨论。 4.在班级上提出尚未达成共识的问题,一块儿商讨解决。 整理笔记、反思收获 1.抄写字词 2.整理自己提出的问题和参与探讨的问题,解决的问题和留在下节课讨论的问题以及其它收获。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谈话导入 上节课,认识了一位慈母和一位严父以及他们的儿子,这节课我们就上节课未曾解决的问题做进一步的讨论。 检查生字、复述故事 1.抽两名学生到黑板上默写生字。 2.指一名学生复述故事梗概。 深入字句、体会真情 1.简单说一下“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是出自什么样的目的呢? “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2.为什么说两个截然相反的评价会是出于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呢?重点体会作者成年后的思考。“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的幸运。” 因为他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鼓励式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严格要求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3.画出表现表现父母的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慈母和严父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样子。 4.模仿父母的语气,同位之间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 做出假设、加深理解 1.假设仅仅有母亲慈爱的鼓励,作者将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说说你的理由。 2.假设仅仅又父亲严厉的批评,作者又将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呢?说说你的理由。 联系自身、理解父母 说说自己是否曾经得到过父母和老师眼里的批评或过分的鼓励?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学过此文之后,你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通读全文、品味深情 通过对字词的品析和自身的联系,学生应该对文中父母不同的评价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带着对这对父母的崇敬齐读全文。 布置作业 课后写一篇读后感,可引用文中对父母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的语段。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4810083.html

已赞过已踩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