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悲剧英雄

[复制链接]
查看19 | 回复19 | 2008-2-3 07: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学家一向以不动情为人称道,但黎东方说,光绪是中国历史上最苦命的皇帝之一,从进宫到囚禁,他几乎没有一天不向慈禧长跪。后人分析,光绪跟慈禧一样好强争胜,只是他不幸遇到了慈禧,从小就被慈禧管教,慈禧从没给过光绪好脸色。这个苦命的皇帝从小生活在皇宫之中,他的生活却完全不能自主。到十几岁亲政时,霸道的慈禧甚至不让他有挑选后妃的权利。以至于历史学家们数出他一生的七八处大苦,自始至终是一个孤家寡人,他只能示弱,他没有力量,没有基础。但这个受翁同和、夏同善等儒生教育过的皇帝却有着刚强的心性,有着天下苍生担荷一身的意识,因此,一遇机会,他就争取表达自己的个性。比如亲政后不久,他就发布了一份措辞十分严厉的上谕,要求善待传教士。这里面他说了以下一些话:“至泰西之教,本是劝人为善,即从教之人亦是中国子民,仍归地方官管辖。民教本可相安。”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以后,满清不得不放下身段,进行体制改革。洋务运动很快取得了成效,清朝有了世界一流装备的海军。但只有少数人明白,仅仅在社会基础设施和经济领域改革无济于事,不进行政治意义的变法,中国在现代化列强面前仍然不堪一击。甲午海战就是最好的例证。拥有一流装备的海军被日本人打得落花流水。这种败于朝贡自家的蕞尔小国的经验,较之败于西方列强是更大的耻辱。光绪本来是跟师傅翁同等清流派站在一起的主战者,经此战败,他很快明白体制滞后的恶果,“非变法不能立国”。何况作为一国之尊,权柄用起来如此不顺手。因此,当康有为等体制边缘的士子们上书,要求变法时,他很快转向变法派。但光绪只是满洲统治阶级中一个游离出来的分子,是国家机器中脱落下来的一个零件,当康有为等最初误把他当作政治权力的核心时,戊戌变法成了中国近代史上一幕带有浓厚喜剧色彩的悲剧。对中国政治极有经验的邓小平就说过,改革就是革命。由此可知,在光绪不能借重朝中清浊势力,只能依靠部门下层官员和边缘士子来变法时,他实际上是孤胆地实施了一场革命。光绪绝不是一个忽略细节的人,从他小时候写的诗中可以知道,他从小就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活在天下、活在历史里。《马关条约》签订数天后,光绪即明发朱谕,宣示批准合约之苦衷,求“天下臣民皆当共谅”,“痛除积弊”。从甲午战败到变法之间,有三年的时间。这三年里,康有为呼吁变法的声浪越来越强,并波及体制内高官,他的强学会也得到了朝廷要员文廷式、张之洞们的支持;而光绪则恶补了西方的器物制度一课。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开始变法到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在103天中,发布了变法命令110多道。中国的后生学者感慨说,在变法的短短一百天之内,这个曾经的窝囊废,一变而为中国历史上最富悲剧色彩的正面英雄。当然,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历史学家范文澜说:“短期内给予人民相当充分的民权自由是维新运动的最大成绩。”变法运动很快失败,皇帝被囚 ,康梁等变法者或流亡国外,或喋血菜市口。一个政权的统治集团为了自己的私利,丝毫不肯让步于从上至下的改革,它就只能等待历史的报复了。这种报复如此之快,不到两年,八国联军攻入了北京。在侵占北京之前,光绪有“留京以镇人心之意”,慈禧太后却挟其逃往西安,使得朝廷蒙难而光荣的机会再次丧失。这种报复如此之快,不到三年,慈禧即以光绪的名义宣布新政,但此时清廷的任何表演已经失去了意义。随后的立宪改革更让天下臣民放弃了最后一分幻想,天下臣民,早已从子民的观念跃进到国民意识。参考资料:google

已赞过已踩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2-3 07: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袁崇焕崇祯帝十二月初将袁逮捕入狱,囚禁审讯半年后,1630年(崇祯三年),崇祯帝以“袁崇焕咐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疑则斩帅”等罪名于三年八月碟(zhe)刑(分裂肢体)处死于西市,弃尸于市。当时亲眼目睹了袁崇焕部队战斗过程的北京百姓恨之入骨,“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间肉已沽清。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石匮书》)。岳飞十年,完颜宗弼毁约南进。岳飞遣将联络北方义军,袭扰金军后方,自率主力北上,在郾城、颍昌诸战中大破金军精骑,击败金军主力。正当岳飞行将渡河时,高宗 、秦桧却向金乞和,诏令各路宋军回师。岳家军孤军难支被迫撤退,恢复中原的计划功败垂成。
次年,回临安,被解除兵权,改授枢密副使。十二月二十九日,被高宗、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其子岳云和部将张宪也惨遭杀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2-3 07: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秦王李世民从太原起兵到统一全国(参见唐统一战争)过程中,屡建奇勋,威望很高,并形成了以秦王府谋士和勇将为核心的实力雄厚的政治集团,对太子李建成构成严重威胁。李建成为保住太子地位及皇位继承权,与齐王李元吉结交,共同反对李世民。在此危急时刻,侯君集曾多次向李世民献计献策,成为李世民的骨干。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清晨,李世民率侯君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发动玄武门(长安太极宫北面正门)政变(参见玄武门事变),伏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初七,唐高祖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2-3 07: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说的都很好啊!我想补充几个:徐达,明初朱元璋最强的大将,一代儒将,对元军每战必胜,除了王保保,几乎未尝一败,但是,他的主子是疑心极重的朱元璋,明建立后,他和刘伯温就像文种和范蠡一样,刘伯温很聪明的急流勇退,而徐达被赐死.大家都知道岳飞岳鹏举悲情,但我认为岳飞的提携者宗老将军也是一个悲情英雄.他同样被南宋小朝廷革职,壮志难酬.还有和史可法齐名的夏完淳,一介书生,有点像文丞相,都是一片丹心照汗青的人物.说到关羽,其实我觉得典韦更悲情一些,他武艺恐怕不在吕布之下,却因为曹阿瞒的私人问题而死,心痛...还有那些光辉的名字:李牧,蒙恬,韩信,岳飞,袁崇焕,项羽哦对了,还有一个人不能忘记:以五千步军硬是把匈奴多少骑兵拖跨的小”飞将军”李陵,他的冤恐怕是汉武时期最大的一件冤案了(司马迁也因此案受牵连).错过统一大业、功败垂成的关云长用兵攻魏穷追猛打,不屑交吴两面受敌,用人不当麻痹大意,突遭偷袭败走麦城,一代忠勇化身死在自己最鄙视的“吴狗”刀下。在“三国归晋”之前,本来蜀汉刘备是有机会一统华夏的。但致命的败笔就在关羽北伐失利、痛失荆州上。当初诸葛亮“隆中对”上说得好:“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是一幅多么好的一统天下画卷,当时机会也出来了,可惜毁在刚愎自用的关羽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2-3 07: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楼下的老大爷 193几年就参加了革命,杀过鬼子,打过国民党,又在朝鲜战场上杀过美国大兵,一对儿女都下岗在家,他身体也不好,现在还有弹片在身体里,由于政策的原因,他每月只有1300元,但是他还捐款给希望工程,一个垂死的90岁的老人为国家,为人民付出了那么多就是这个下场,没有很多人知道他,他死了的话也很快会被人忘记,他就像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一样,走完生命最后一站,没有人记住他们,但没有他们哪来的历史啊,单靠那些出了名的英雄人物,历史会前进吗? 最悲剧的历史任务就是那些千千万万推动了历史车轮的战士,人民群众,那些站在车上的人只是某些历史时期特定的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2-3 07: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忠报国的岳飞,我觉得她才是真正的悲剧英雄!!!!!他为了国家安宁奋勇杀敌,却惨死在奸人手上,能不可悲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2-3 07: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刘邦的成功是必然,我想项羽,是最有悲剧英雄的审美价值,呵呵,你的提问,已经说出了答案,省却了100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2-3 07: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存勖可以排第一,如果有人读过唐书或者通鉴的话。袁崇焕,一生尽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尽忠,为了保家,为了守卫祖国,付出了一生的精力,结果却因为崇祯听信反间计而被凌迟,如此大忠大义,为国为民的大善人,却落个这样的下场,可悲可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2-3 07: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司马迁,倒霉啊,明明只是直言上谏,结果被施腐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8-2-3 07: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说的很多都是冤死的,我来说个另类的——诸葛亮。隆中对,孙刘盟,使刘备三分天下有其一;刘备死后,开府治事,平定南中,巩固了蜀汉政权。然而身负刘备托孤之重,一统之志,六出祁山而无功,最后郁郁卒于五丈原。如果说岳飞等人之悲如凄凄冬雪,那诸葛亮之悲则似瑟瑟秋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