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利用黄金时段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2-1-16 06: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就要满六十岁了,进入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老年。我不想再去为社会做奉献,不想发挥余热,不想再为儿孙操劳,不想去挣钱,不想攒遗产。而是试想着过起自由、轻松、自助、自信的老年人生活:游山玩水、逸养天年,充分享受我们自己的夕阳人生。
我退休后,一定要带上老伴,过上几年在北方避暑,到南方过冬的候鸟日子。利用春秋大好季节,到全国各地去旅游,游理想的路线、完全的自助。走到那,住到那,玩到那。天马行空,我行我素。看美景、享美食,充分享受社会回馈给我们的美好生活,弥补我们这一代的缺失,找回失去的自我。
进入老年后,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越来越脆弱,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别幻想长命百岁,时不待人,诸事尽量提前安排,充分利用这段能自己掌握自己的黄金时间,去做那些原来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情。去圆那些积年的梦,免得躺在床上动不了时再后悔。
退休了,对于我们应该担负的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已经完成,该是社会和儿女关照我们的时候了。但是对亲人,对儿女,以至对社会都别抱太多的希望,要有最坏的思想准备,“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
我们做贡献是无条件的,而索取就有条件了。别幻想社会如何善待,别幻想儿孙如何尽孝。不能把“幸福晚年”寄托在儿女身上,而是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社会的现实,以自己的能力来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
无论是抱团养老,还是居家养老,我们要选择好自己的目标,我们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常言说的好“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我们都是独生子女,她们即便有孝心,也没有孝力。所以,我们要有自度难关的思想准备。别把亲情看得太重,别再制造太多的亲请,要与子女保持一定的距离。别自作多情,从而加重感情的负担。
我们对子女的抚育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子女对老人的赡养也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但两者并不一定是必然的因果关系,而后者是要由道德和法律来约束的。如果太感情化和人性化了,受伤害的只是你自己。当然也不能软弱和放弃,要学会应用法律武器来保障自己的权益。
我们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弱,力不从心的事越来越多,别去充英雄好汉,自找没趣,别轻易答应为别人做什么。少说'是',多说'不'。有压力和负担的事情别去做,少为自己安排固定时间的固定任务。特别是有些刚进六十岁的老年人,热衷上老年大学,给自己安排的学习内容太多,太杂。给自己树立的目标也太大,想当书法家、画家、作家、诗人等等,让我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年轻的时候,都没有成家,都六十岁了,还能成什么?
要一点一点的学会舍弃。我有一位文友说的好:要轻松自在很简单,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别人的事”,更别去操心“老天爷的事”。也就是说,别再当“歉”了!
我姐婆家有个亲戚,原来身体很好,她非常疼爱孙女,晚年在家,常思念孙女,视如掌上明珠,每有电话都要想的流泪。奉高中,供大学,自己克勤克俭,鞠躬尽瘁。但儿子离婚孙女随母而去后,她突发脑病,险些不治。孙女仍在高兴的上大学,儿子又有了新家,原来健康的她却孤独的躺在病床上,只有老伴陪着她。老年人对任何事情都不能太痴心太投入了,不然就会自食苦果,没人可怜!
我的同事退休后已是存款无数,但仍踌躇满志,拼命挣钱。不但买了二百多平米底商,还和朋友开办了一家工程队,整日奔波操劳,他虽然喜欢电脑和旅游,但舍不得花钱,又没时间,总认为来日方长。但只两年后就因癌症而去世了,病床上我去看他时,泪流满面,追悔莫及。
我的一位前辈很有名气的作家,退休后又搞了十几年的文学创作,几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压的他直到脑栓发作,挣钱数千万,盘点下来,全都给了儿孙了。他们要结婚,要买房,钱不够,而老子的钱又闲在存折上,哪好意思不拿出来呢!到最后身体不行了,挣的钱也没了。正是由于他们一次次的提醒,我才有了绝不重蹈覆辙的想法。谢谢前辈!谢谢所有给我警示的朋友!
随着自己年龄的不断增长,我越来越发现,身边大多数的老年人都不服老,他们:自信、自负、执着、痴心。总以为自己仍和年青一样的无所不能。做事顺利方面考虑的多,而风险却很少考虑。其实60岁以后大部分老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衰老的表现:体力下降,记忆减退,思维局限,反应迟钝。出现事故的几率增加,心理承受能力减弱,已经不再适合做一些复杂、烦琐、责任重大、时空精确的工作,不然为什么规定要退休呢?
我的一个姐姐,她比我大一岁,今年已经六十一岁了。她总觉得自己身体很棒,整天像个工作狂,退休之后,身兼数职,月薪过万。友人问她:都六十多了,还那么奋斗干啥?她却坚定不移的自白:我是中午的太阳。我要让儿子过上最幸福的生活……
在她的生活中,满脑子都是别人,从来没有自己。在我作家圈子里,有一对退休老人在海边买了房子,安度晚年,多美的事!但非要把正放暑假的孙女接来玩海。不料孩子溺水身亡!美好的晚年成了噩梦,自己毁了自己的晚年。而这样的例子,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能不让人痛心疾首吗?
听朋友说,某小区里几个老太太在负责照管孙辈时,常在一起唠家常,孩子们在周围玩耍,一派祥和,其乐融融。可该回家时一个三岁的男孩竟然找不到了。几年来杳无音信,这位奶奶的晚年生活,就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逢人就讲她的孙子,逢人就说,我咋就大意了?亲爱的读者,读到这里,你一定猜到了,她晚年生活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我想,我们老年人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管好,少给社会和子女添麻烦也就是贡献了。执意去做超越自身能力的事情,不但会误了事情,还会惹了麻烦,甚致酿成事故。到不如逸养天年、养尊处优、装聋作哑、难得糊涂、自娱自乐。老年人可以有好多事情可做,比如:棋琴书画、吹拉弹唱、酌酒品茶、吟诗作赋、网上遨游、登高望远、旅游观光、美食烹饪......,但,一定不要给自己增加压力,不能让自己感觉到累,要自己经营好自己,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采,并舒心安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