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白杨有感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10-3-27 14: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几天,我们学了《白杨》这篇课文。它是当代作家袁鹰的 作品,选自于《风帆》散文集的其中一篇。 表面上看这篇课文在描写白杨,但是深入观察,深入思考, 其实它是在赞扬、歌颂了扎根西部的建设者博大的胸怀。 在文章的十四自然段,爸爸对孩子们说的那句话:“白杨树从 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他,他就在哪儿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 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 水,他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句话 使我感受深刻。“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 长出粗壮的枝干”;一是坚强不动摇,“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 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 弱,也不动摇”。这句话是爸爸看到戈壁滩上高大挺秀的白杨 树而触景生情,以白杨树勉励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像白 杨一样坚强不动摇。说杨树,也是在赞美千千万万边疆建设 者,是借物喻人。 文章的最后的一段,只所以陷入沉思。是因为他担心生活在 北京无忧无虑的孩子们,不仅不能接管新疆创建者这种重大的 任务,就连新疆那艰苦的生活都挨不住。可是当他看见白杨树 旁边的小白杨,应风沙成长起来的小白杨树。他就相信他的孩 子一定可与完成这个艰难的任务。从这段可以看出,父亲对祖 国的付出多大。虽然祖国把它发配到边疆工作,但他没抱怨半 句,他不仅要把自己奉献给祖国,换要把自己的孩子也奉献给 祖国。假如我是他父亲,我死都不会去边疆,更别说把孩子接 过去。但学了这篇课文,我会学习“父亲”这种精神,还要发 扬光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3-27 14: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白杨》有感 前几天,我们学了《白杨》这篇课文。它是当代作家袁鹰的 作品,选自于《风帆》散文集的其中一篇。 表面上看这篇课文在描写白杨,但是深入观察,深入思考, 其实它是在赞扬、歌颂了扎根西部的建设者博大的胸怀。 在文章的十四自然段,爸爸对孩子们说的那句话:“白杨树从 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他,他就在哪儿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 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 水,他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句话 使我感受深刻。“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 长出粗壮的枝干”;一是坚强不动摇,“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 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 弱,也不动摇”。这句话是爸爸看到戈壁滩上高大挺秀的白杨 树而触景生情,以白杨树勉励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像白 杨一样坚强不动摇。说杨树,也是在赞美千千万万边疆建设 者,是借物喻人。 文章的最后的一段,只所以陷入沉思。是因为他担心生活在 北京无忧无虑的孩子们,不仅不能接管新疆创建者这种重大的 任务,就连新疆那艰苦的生活都挨不住。可是当他看见白杨树 旁边的小白杨,应风沙成长起来的小白杨树。他就相信他的孩 子一定可与完成这个艰难的任务。从这段可以看出,父亲对祖 国的付出多大。虽然祖国把它发配到边疆工作,但他没抱怨半 句,他不仅要把自己奉献给祖国,换要把自己的孩子也奉献给 祖国。假如我是他父亲,我死都不会去边疆,更别说把孩子接 过去。但学了这篇课文,我会学习“父亲”这种精神,还要发 扬光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