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相煦以湿,曷若相忘于江湖”原文是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10-4-1 18: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自《庄子·大宗师》,原文“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 ” 濡:沾湿;沫:唾沫。泉水干了,为了保住生命,两条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家人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延续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4-1 18: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涸辙之鲋”是一个成语,是我们今天根据《庄子·外物》中“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一句概括而成的。一般我们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已经是现代汉语化的表达了,并非《庄子》原文里的话。“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相煦以湿,曷若相忘于江湖”才是《庄子》书中原文的话,这里的“曷”通“何”,关联词语“曷若”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不如”的意思,文言文中没有“不如”这个字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