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国企改革将对我国经济产生哪些深远影响?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8 11: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已对外公布多年。作为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企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意见》共分八章30条,从总体要求到分类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资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提出国企改革目标和举措。
《指导意见》颁布,意味着国企改革即将进入实施阶段,其目的就是彻底扭转国有经济布局不合理、国有企业经营大而不强、市场垄断地位过高、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社会回报总体偏低等若干国企通病。显然,新一轮国企改革将对国有企业经营机制、金融业、民间资本、资本市场等方面将产生深远影响。
国有企业所有制结构将发生实质“嬗变”。首先,将引发国企大规模联合重组。混合所有制意味着引入各类投资主体,将使国企突破地区和行业界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将引发大规模股权转售、股权投资等股权交易行为和资产重组、企业收购等并购重组行为。其次,实现国企与民资经营身份平等。本轮国有企业改革以混合所有制为主要实现形式,突破了所有制限制,表明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在所有者权利上获得平等。混合所有制即通过引入非公有资本,在多方面提高国有资本使用效率。比如通过引入民营资本改善公司治理,减少管理层对股东利益损害等等。再次,促进国有资产管理思路根本转变,增强监管体系与考核方式市场化特征。本轮改革提出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能真正让政府切实扮演出资人角色,可实现政企分离,减少不必要行政干预,使国企能按市场化经营原则来选取管理人员,并以市场化因素来实现对企业管理层及员工的相应激励。第四,真正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赋予国企更多经营自主权。国有企业改革最大目标是让大部分国有企业,特别是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市场竞争主体,摆脱国企由于政企不分造成的资源配置扭曲,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最后,使参与各方利益都能得到改善,绝不是零和游戏。国有企业改革最终结果是要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绝不是国企和非国企之间的零和游戏,使参与各方互利共赢。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通过改革可以提高国资效率,盘活国有资产;对于民营经济而言,可拓展民间资本投资领域。
但需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兼并重组不能只是不同出资人之间简单叠加,重在塑造现代企业治理运行机制,提高竞争活力,防止“新瓶装旧酒”现象发生;二是不能只是“大鱼吃小鱼”兼并,重在体现行业竞争优势,防止形成新的、更高程度的经营垄断。
商业银行会获得新的业务发展机遇。首先,改革激活各类新业务需求。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引发国企较大规模并购与重组行为,必然产生大量融资需求。同时,国企改制及资产整合需专业中介服务介入与支持,也会刺激商业银行咨询与顾问类中介服务需求上升。且企业“走出去”战略将带动银行跨境金融服务,商业银行跨境授信、投融资、结算与保证等国际业务也将迎来迅速发展。其次,国企战略性经济布局调整有利银行信贷结构优化。因为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所引发产业结构变化与商业银行信贷结构优化目标高度一致,可有效推动银行信贷质量改善。再次,改革将对企业进行重新冼牌,为商业银行提供了难得的客户筛选和竞争契机。在个人客户方面,结合所有制改造探索实施的管理层和骨干员工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将给商业银行带来一批高端个人客户以及公私联动业务机会,为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创造了条件。
但商业银行需注意企业改革中潜在政策变化风险、并购融资运作风险及企业经营变化引发债务风险;否则会因为企业规模过大、关联度过度、涉及领域过多,带来更大金融风险隐患。
资本市场将迎来发展春天。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作用绝不亚于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可堪称“二次股改”。因为当前国企市值占A股总市值一半以上,推进国企改革会对改善股市有着举足轻重影响。从市场层面来看,对于率先进行改革的板块有利,尤其成为行业兼并重组领头羊品种将分享更多政策红利,国企改革将在未来几个月、甚至几年中成为反复出现的投资主题,如优先股、电改等等。从A股来看,目前,在钢铁、有色、船舶制造、水泥等行业的国企出现严重产能过剩,虽存在不利因素,但可能是一些国企重组或上市的契机;且其中有民资参与的机会,这些国企在“风光”时候,很少有愿意把资源拿出来与民企共享。但这次改革与政策明确了,这些行业会存在减持与重组机会,这会刺激资本市场新一轮牛市行情出现,对上市公司融资创造了极大便利,对广大投资者带来更多利好消息。
但值得注意的是,资本监管部门应更加严格地加强监管,防止一些国企借改制之机,重走过去老路,通过包装上市等手段来进行新一轮“圈钱运动”,最终影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使民众再次对中国资本市场失去信心。
民间资本将获得广阔发展空间。此次国企改革以混合所有制为重心,意在为民资进入国有垄断行业提供机会,以图改良国企所有制结构,从而激发国企活力。因此,从理论上看,国企改革会为民资带来很多投资机会:一是打破行业垄断,随着产品和能源定价机制日益市场化,民间资本有望在石油石化、电力等垄断行业能源领域迎来更多投资机会,许多原先存在行政垄断服务业如文化传媒、金融、医疗、教育等也会放松管制。二是在铁路等交通设施和公共事业领域,因改革重点是调整价格及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为民资提供又一投资通道。三是消除国企上市公司一家独大现象。从国企上市公司看,采掘、钢铁、化工、建筑、公用事业等行业国有资本将向非公资本扩大出让股权空间,带来更多投资机会。同时,国企控股民企也可为盘活民企存量,为资金和经营管理陷入困局的民企注入新的活力。
但需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各种行政性、体制性障碍应真正打破,消除各种“软性”阻力,使民资进入顺畅;二是民资进入后应拥有真正经营参与权和决策权,与国企具有平等身份和地位,应充分发挥经营监督作用,避免落入国企“附属品”和“小弟”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