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赚两三倍易如反掌?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8 11: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来只想聊两分钟的,但是,真的舍不得这宝贵的调查数据,于是就多聊了十分钟。请你也彻杯茶,15分钟,静一来,咱们聊聊。又不收你五毛钱。
【阿贵投资茶话】
市场,不乏涨两三倍的,甚至五倍、十倍的股,只是牛市更多、更普遍而已。昨天,我们做了一个小调查,如果重回牛市,你认为自己的股还将可能涨多少,显然大家还是相当自信乐观的。感觉赚两三倍易如反堂!这就是今天要探讨的话题。
当你对照自己历史上的真实交易,对照身边人的真实交易,几乎极少买到股票然后完整的赚了两三倍,更别说做到重仓五倍、十倍的人,凤毛麟角。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希望今天探寻到差不太远的答案。
今天我们依据已经连续九年发布的,算得上权威的深交所每年发布的《个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来聊这件事。
我们主要看最近的2017年的报告,部分内容引用更早的报告。
1、投资类型
2017年报告,长期价值类投资者占比26.5%,较上年提高5.5%;短线交易类投资者占比18.1%,较上年降低5.3%;趋势类投资者占比25.9%,与上年基本持平。


仅此一项说表明长期价值类投资者占比仅26.5%,请注意,这还是在2017年持续形成了长期的慢牛价值投资的市场结果和广泛而深入的舆论氛围的情况下。因为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市场还没有怎么被引导出慢牛价值投资的2016年如下:
2016年受访者的投资风格分布较为平均,趋势投资者占25.8%、短线交易投资者占23.4%、部分长线/部分短线交易者占21.8%、长期价值投资者占21%。
2016年的长期价值投资者占21%,显然17是年更高比例的26.5%是受到了17年市场非常鲜明的特征的影响。
仅此一项数据说明,市场中的长期价值投资者2成多一点,一把大刀就砍去了7成多其它投资者,其它类投资者,难言长期持有一只股票,何来在一只股票上从头到尾抓住了股票完整上涨行情的可能性,通常牛X的也只是抓住其中一到两个波段的行情,一般幅度能高达50-150%,都已经是高兴得不要不要的了,交易也几乎在这个过程中已经终结,而终结的还算不错的,多少人账面这样浮盈过,然而直接进入熊市后全部还会去,还继续套的不是少数派。
2、我们来看一下交易频率
这个项目,值得引用多年的数据,所以,我们多罗列几年的。有意思的是,这其实挺好的一个调查题目,2017年怎么没有调查呢,还是没有公布调查数据。
2016年受访投资者的交易频率均值为5.6次/月
2015年的交易频率平均为6.1次/月
2014年的交易频率平均为6.7次/月
2013年的总体交易频率平均为5.3次/月
2012年的总体交易频率平均为5.0次/月
可以看出月均交易5、6次,是长期的常态,这相当于进一步说明我们市场中进行中短线交易是主体,长线交易是少数。
大家自己想想,一个月交易5、6次,进进出出,出出进进,那么短的时间,怎么去赚那种翻番以上的,以及更大幅度的利润。
3、交易者的年龄
2017年新入市投资者中,25岁以下投资者占比28.2%,30岁以下投资者占比55.8%,新入市投资者平均年龄31.2岁,而5年前新入市投资者平均年龄约36岁,新入市投资者年轻化趋势较为明显。
5年前入市的平均年龄36岁,也是中短线交易为主,更何况年轻化后2017年报告,30年以内占比高达55.8%,同时叠加思考他们投入股市的资金几万到几十万为主,有几个人心里不是长期驻着一只想赚快钱的、喜欢蹦来蹦去的兔子。
这也同样可以佐证他们中绝大多数人不可能长期持有牛股赚到大钱。
4、追涨型投资者远多于抄底型投资者。
调查显示,只有8.5%投资者为抄底型投资者,46.9%的投资者为追涨型投资者,其余投资者没有明确的追涨或抄底倾向。

这个调查数据很有意思,我们平时只是说追涨杀跌,这一下好了,调查数据显示真的高达46.9%的人自己总结都承认是追涨型投资者。还不包括另外的群体里面不太明确的,其中一部分也是没准就列入到追涨型的。
追涨,你自己琢磨一下,有此投资偏好者,耐心如何?持股稳定性如何?持股周期如何?是不是经常在一些股票已经涨出非常诱人的幅度的情况下,终于确定是还会继续上涨的好股票了去追的,别说长期的熊市追涨交易几乎就是找死的代名词,即便是牛市,追涨时往往已经涨得相当惊人,追着上车后的震荡,那可不是一般的震荡,跌停算是洗盘的,甚至天地板的,几人敢说一直骑住的,即便是骑住了,其前已经涨幅很大,后面能再拿到那个波段的继续涨幅30-50%的,就已经让人相当满意、得瑟的,同时一般也步入阶段性宽幅震荡了,在市场中无处不在诱惑面前,有几个人还耐住性子,或能拿稳在可能两三月,也可能几个月后进入下一轮可能的继续上涨的。
5、非理性投资行为发生比例依然较高
各种行为描述选项的非理性投资者平均占比39.2%,发生比例较高的有“投资自己买过的股票比其他股票更容易挣钱”(熟悉偏好,占63.8%)、“自己操作股票比购买基金收益更高”(过度自信,占47.5%)和“我总是拿不住盈利股票而长期持有亏损股票”(处置效应,40.8%)。
进一步对比分析不同盈利状况的受访投资者行为发现,与盈利投资者相比,亏损投资者发生频繁交易和处置效应(指“个人投资者拿不住盈利股票而长期持有亏损股票”的现象)行为的比例分别为37.3%、47.3%,相应高出10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

这个项目也是很有意思的。比例高达63.8%的人有“熟悉偏好”,买自己买过的股票,请再叠加高达40.8%的人总是拿不住盈利的股票,却可以长期持有亏损的股票。市场在牛熊的复杂环境中,往往人们买入的价格极少、极少是恰好处于深度熊市最低位置的,其买入的位置是五花八门的,大多数都是“回头看”在整个股票的中间位置,甚至中上的位置也很多,并且还进进出出,一旦碰到快速下跌,就套住了,比如典型的18年,上一轮的08年,之后的11、12年,于是上面调查中的“长期持有亏损的股票”这一条非常管用。这也在我的一些调查中早有数据,中国股民特别能扛亏损的股票,特别是亏损扩大到30%以上之后,更别说亏损50%以上,那几乎都是标准选择,反正亏这样了那就长期持有亏损的它。于是有趣的结果就出来的,这样的亏损幅度,其实是要市场已经涨得七七八八的情况下,才缩小损失,往往要谈得上级别较大的行情,才回本。噫,这个时候,有一个叫做“回本特别容易卖”的现象出来了。不信你自己好好回忆一下你自己,是不是这么干的。
根据这一条的分析,都是套着下去,到了一定深度的,回本的时候股市都涨得相当不错了,回本还卖掉了,你说它如何谈赚几倍,你以为他们会在买入新的股票后去实现,那个时候,四处望去,哪里还有多少便宜的股票哟。又何来吃到那一轮大行情的大部分利润哟!股市往深处分析,有时候就是这么有点儿让人“凉凉”。
6、止损
近六成投资者没有明确止损策略。调查显示,21.1%的投资者不重视止损策略,认为“即使股票价格下跌,只要我不卖出,就不会亏损”,38.5%的投资者对止损持不明确态度。

这一条其实可以作为上一条的补充,就是亏损多了就放那里了,呵呵,就不多说了。
7、持股集中度
投资者持股较为集中。调查显示,超半数投资者持有股票低于3支,平均持股4.9支,较上年平均持股5.1支有所下降。
这一条也是可以用来分析今天的主题的。超半数以上持股低于3只呀,超半数呀。事实上,我们看到很多人就持有1只。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人们对股市缺乏理性的认识,股市是如何的充满不确定性,公司是如此的充满不确定性的变量因素,但是,投资者非常的自我为中心,非常的自信,有一种自己选的股就是万中无一的绝品的自恋。有趣的是,明明不同的人持有完全不同的股,都对自己持有的股超级自恋。事实上不可能每一家公司都是最好的嘛。
本来,这种自恋,如果变成对一家公司的长期持股,遇到大牛市,是非常有利于获得不错利润的。可是,请结合今天更上面的几条的情况,人们一边是自恋自己选的股票,另一方面又总是短线,顶多是中线交易为主,进进出出,聪明多为聪明误才是常态,加上持股的价格主要多在中等位置,亏多了容易扛的现象,回本特别容易卖了再说的规律,就注定了极少通过长时间持股赚到可以在人前得瑟的两三倍以及更多的现象。如果再加入牛市已转入熊市,转眼间人间已是另一重天,曾经浮盈早已经落花流水去的真实情况,真正赚到了两三倍以上的就更加成了少数稀有的珍珠。
最后,我们还要再次转一个弯,今天引用调查报告的第一条,我们是假设长线价值投资者有可能获得丰厚的回报的,实现那种几倍利润的,诚哉斯然?
且看2017年在慢牛越来越强化而投入价投阵营的这新增的5.5%的人,请把上证50和沪深300的个股逐个的过一遍,因为价投代表性公司多数都在里面,我们看看他们在2017年应该是以中后段进入越来越多的转投价投阵营者,即便以18年1月的高点,看看最高浮盈时获得了多少回报。更别说经历了风云突变了18年,至今能有微利已不错。
我们甚至斗胆不惜可能得罪市场中百分之十几的真诚的A股大蓝筹投资者,如果以现在股价为起点,不论是接下来发生大牛市,还是几年后发生大牛市,看看它们里面还能续涨一两倍的有多少,能续涨三五倍有几个代表?
回到超级股票5-10倍上来。我们再来看一看即便以牛市论,那样超级的股票,有几只在涨到两三倍之前是被你慧眼识珠抓住了,然后从此发达了的。它们多数是在大涨这一件事发生之前,是路人甲乙丙丁一样平淡。并且,涨两三倍露出超级股票迹象的时候,又分成两大类,其中只是很少一部分后面成为5倍、10倍超级股票的,多数却是后面继续涨一倍左右就相当不错的,即累计算起来也是2-3倍*2,4-6倍,而如果你是在那已露出超级股票迹象的时候介入的,即便拿满了后面的涨幅,其实多数不过一倍左右,更大幅度的是更加的少数。
罢了,罢了,那些所谓的抓住了超级牛股赚五倍、十倍的,并且还兑现了利润离场的,吹此牛的都很少,自己的经历,身边朋友的经历者也是极少的。
哇,一不小心聊了这么长,该收尾了。
1、熊市、非牛市,只有很少的涨幅5倍以上的个股,声称靠能力埋伏在最低的位置,然后做满了三四倍以上利润的,神棍。
2、牛市,14-15那么超级的牛市,计算完整的最大区间涨幅10倍股占6%,5倍以上(含10倍的)的28%。其实,相当一部分在13年局部牛市时期,人们根本不敢买创业板的时候就大涨了,而14年证券爆发后,无数的人耽误在证券、银行的行情更大期待中,直到牛市结束都没有来,而不敢碰或小仓位试试的无数普普通通的个股,很多都是在13前之前几年越来越不受人待见,甚至相当多边缘化的个股,却成为主角,加上当时的互联网+等核心主题,恰恰是人们最不敢碰的,即便小试牛刀碰一下,也是投机性的非常短线的交易行为,哪有几人骑着大牛狂奔到底,最后还在疯狂中冷静下来,归隐山林的。
3、3-5倍股是比较现实的靠谱的牛市个股涨幅,但是,因为持仓成本在整个股市的中位线附近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即便是长期的能拿得住股票的人,掐头去尾能搞到2倍左右,并且是收入囊中的,就真的是不容易的,就已经是占的比例可能只有百分之几的人,甚至千分之几的少数。
4、市场中能有超级耐心,善于把握超级机会,在熊市的极度行情之大底部区间敢于大布局,然后,能耐住大寂寞,能受到了电梯的折磨,也受得起各种类型上涨而不动摇,收获在盛夏的人,是极少的,极少的。这不是你想不想的问题,影响实现这样的路线图的因素并不多,但是每一个因素在现实的投资人能做到的就是极少数:
超级耐心等到市场不死人、不冰冻不入场,有几人?
长期忍受大寂寞有几人?
能拿住死等到牛市,还骑着年长期从不动摇的,有几人?
在盛夏的狂热中敢于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股股票的,有几人?
制定理性的投资目标,并且在股市,几乎主要靠大牛市长期持有被市场反复杀,低估复低估的股票,长期持股,才能获得丰厚的回报,折腾越多的人,即进进出出交易越多的人,赚的总是三瓜俩枣,而不小心被杀掉百分之二三十见血而割的伤害,要卖多少的瓜与枣呀,多久都恢复不了元气,而行情却在无情地向前,每一天都不回头,并更接近终点。有时候时间很慢,有时候时间却是如白驹过隙。

本来只是为了减少错别字再过一遍,但是自己再浏览一遍时,感到今天有一些事情过于真实冷酷,真是对满怀雄心壮志的无数股民朋友的有意或无意的打击。如果你因此不开心,觉得难受,那不是坏事,将来如果有机会你能自己感受出来今天聊的一些过于真实冷酷的东西,那绝对是悟出来的至理。

【阿贵PHOTO】

现在我们同样以开放式的问题压轴,你觉得自己在股市赚两三倍易如反掌吗?
1、当然,一定会的
2、有难度,但是能
3、真实的结果可能没有做到
4、经过今天这么一说,心里有点儿没底了
5、其它感觉自己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