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车能带给我们什么变化?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12: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90年北京亚运会时,张百发市长担心出租车数量不够,出台了一个游戏规则,每个局级单位可以办一个出租公司,每个乡级政府也可以办一个公司。这是北京出租车行业的雏形,现在所有的车辆,几乎都可以上溯到那个时代。之后几经合并,转让,形成现在的96家公司,除了首汽等个别国营出租车公司,目前为止全部演变为私营。出租车牌照依靠历史原因获得,从未进行拍卖。同上述几个城市比较,北京出租车行业这种半监管的市场经济,是最差最黑暗的市场经济。政府没有从拍卖中获利,城市没有形成一个数万人规模的牌照出租食利阶层,出租司机得不到体面的待遇,政府和劳动者都没有充分受益,只有区区96家公司的股东实现利益最大化。上述四种出租车业态,基本代表了中国目前所有城市出租车行业的存在状态:1、纯国营无拍卖。2、全部个体经营无拍卖。3、全部拍卖。4、无拍卖国营民营共存。滴滴优步们的出现,让事情似乎出现了一些转机,笔者公司的司机就跳槽去了神州专车,每天单车毛收入轻松超过1000元,司机月工资也能拿到8000元甚至更多。专车们会给这个行业带来一些变化或给从业者带来一线光明么?答案是不确定的,快车、专车依靠“共享经济”杀入这个领域,目的是获利而不是改变劳动者生存状态。 1、出租车牌照总量控制的政策不可能废止,各大城市很快会出台针对滴滴们的有效的政策。如果快车们杀入这个市场,只能从增量入手,北京市目前有运营出租车6万5千辆,每年增量十分有限,肯定在5000辆以内。一个城市的出租车只有10%的司机收入较高,不会对整个群体形成有效拉动。2、即便快车雨后春笋般发展,最先受损失的当然是原出租车运营者和公司,直接造成出租车单车收入下降,出租车行盈利下降,进而直接造成司机收入降低。3、只有快车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才会使原出租车行或者车牌拥有人无法招聘到足够司机,逼迫他们给司机增加工资,或者以固定工资代替原来的高额车份。在这之前,原有行业的司机收入,肯定是下降的。这也是各地出现出租车围堵专车公司的原因,其实最检讨的是牌照拥有者,车份钱太高赚钱太容易才是促使其他人进入这个行业的原因。北京出租车市场奇怪的格局在20年前就有学者质问过,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到今天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专车的到来,也未必能倒逼北京出租车行业的改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