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破两万赞的回答:你没穷过你不懂

[复制链接]
千问 | 2021-1-9 03: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和老家一个远房弟弟聊过天。他是工厂的机械操作员,上星期因操作不慎被机器削掉一截手指,工厂判定是他的责任,不予赔偿。他在家休息了一周后,又回工厂上工了。
  我问他,这份工作这么危险,待遇还低,为什么还回去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9 03: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的语气里听不出什么情绪波动:“我也不会干别的,掉手指总比饿死强。”
  其实仔细想想,他们和我居住在同一座城市里,甚至每天都会打交道,生活却仿佛在《北京折叠》里的第三空间里一样没有交集。
  放眼中外,世界把视线聚焦在跑得飞快的一线城市,而把农村和来自农村的人忘在脑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9 03: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没注意过,小区楼下理发店的Kevin老师平常在想什么,灯火辉煌的都市中,那些建筑工地的工人在想什么,街边的夜幕下,小吃街上的摊主们收摊时都聊些什么。
  这一切,真的就像《平凡的世界》里说得那样,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喜欢真相的,加博士微信CEOS108朋友圈更精彩!已经加了其他微信的,别加这个,给新读者留位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9 03: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06
  贫穷最大的问题,是在人生的很多转折点上,你没有能力去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没有能力抵抗外界的侵蚀。
  在绝境之下,爆发的感情更令人心酸。
  武汉大学讲师刘燕舞曾主持过社科基金项目《农村老人自杀的社会性研究》,研究中展现的老人自杀案例,多在极端贫困的湖北农村发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9 03: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穷得叮当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9 03: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两位老人,重病家里出不起钱,儿子也不给饭吃,还屡遭媳妇打骂,头朝下扎进家里的水窖中。
  还有不少老人行动困难,拿不到药水瓶也站不上板凳悬梁,便在不及人高的窗户上,搭起一根绳,挎住头,蜷起腿活活吊死。
  “这些都是有必死的决心的。”在中国青年报的报道中,刘燕舞对记者分析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9 03: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他还记得有人跟他介绍说,一位老人要自杀,但怕子女不埋他,便自己挖了个坑,躺在里面边喝药边扒土。
  调查发现,老人自杀的动机中,利他心理非常明显。“这些老人不想变成子女的累赘。自杀的后果也将给子女带来收益。甚至,他们即便自杀还处处为子女着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9 03: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人们有的不会在家里自杀,而是选择荒坡、河沟,帮子女避嫌;或者与子女争吵后不自杀,待到关系平静后才自杀;还有两个老人都想自杀,也要错开时间,以免对子女家庭产生不好影响。
  就连开头提到的新闻,在经济还算发达的杭州城内,重病在家的老人,为了给下一代多争取一点点未来的保障,无奈之下,也只能把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抵押出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9 03: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上最痛苦的是什么?人死了,钱没花了;更痛苦的是什么?人活着,钱没了。”
  赵本山和小沈阳的这段俏皮话,放在底层家庭面前,变成了真实的抉择。
  马薇薇说过,人生有三种选择题,两个选项都对的无所谓,因为选哪个都爽;一个选项对一个选项错也容易,选错了是你傻;最难的,是两个选项都是错的。
  选择花钱续命,家人必须承受病人走后巨大的经济亏空;
  选择放弃治疗,家人的后半生将永远活在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之中。
  他们的手上,没有正确选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9 03: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的走廊比教堂聆听了更多的祈祷,比哭墙见证了更多的绝望。
  在贫穷面前,善良的力量有多弱?我曾经看到过一个令人动容的回答。
  总有一天,你的亲人会老去,进了医院,得了癌症,医生说已经晚期了不能手术,建议化疗。
  癌症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化疗药物中有一种叫进口药物,两万一针,没有医保,副作用小,不掉头发,化疗后不呕吐,病人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