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而优则仕?!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09: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可以说,从一个师范毕业生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这条路我走得很顺利,也很愉快。可是,从一个优秀教师到学校管理者,则磕磕绊绊,历经周折。我师范毕业分配到小县城的一所小学任教语文,一直懵懂、简单地凭本能教书,没想过要如何“优秀”。直到199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县教研室的教研员,也是我的第一个师傅——徐一德先生听了一节我的随堂课,便惊呼“发现了好苗子”。随后,他便带着我到各中心小学巡回送教。同年,师傅选派我参加上饶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质课竞赛,我意外地拿了第一名,并代表市里参加全省竞赛。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才真正走上了一条专业发展的道路。1997年,我被评为上饶市首批骨干教师;2001年,参加了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2004年,我被评为江西省特级教师,成为当时全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说到教学思想,我可以面带笑容地如数家珍、侃侃而谈,无论是“生活化习作”,还是“生态阅读”,或是“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都是我一直致力于研究与实践的。但是,说到“教而优则仕”,我真算得上半个失败者。随着我专业上的渐渐出名,开始有人议论:王文芳能力这么强,书教得这么好,为什么没有提拔?而这样的声音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一直伴随着我。刚开始听到这样的声音时,我还能一笑置之,但后来,这种声音开始走样,有人开始猜测甚至传播:不会是她自身有什么问题吧?领导那么器重她,培养她,怎么就不提拔她呢?有一天,一个外县的同行朋友打电话来告诉我一个消息,说是一次和我校的某位领导闲谈,问起我怎么还是一个普通教师,那位领导说:她只是书教得好。那一夜,我因为这句话失眠了,心里的宁静被狠狠地击碎了。过去,我一直专注自己的教学工作,并在这种专心中感受到无与伦比的快乐和幸福。我从来不认为不想当校长的教师不是好教师,不认为一个优秀教师一定要走上管理者之路,我只是愿意做一个纯粹的优秀教师。但是,人们的议论、学校领导对我的评价,重重地打击了我。有一段时间,我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消沉和苦闷。2003年,学校决定起用我,并成立了“科研组”,让我担任科研组组长。2004年,学校向教育局申请到了部门编制,科研组更名为教科处,我被正式任命为教科处主任。在这个位置上,我一干就是8年。8年之中,我不仅依旧执著于自己的个人专业发展,坚持走优秀教师之路,还带领学校教师搞教研、做课题、进行教育写作,并从零起点开始,制定、完善了一系列校本教研制度;8年之中,我主持完成了4项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承办了4次省级、3次市级、十几次县级教研活动,带出了20多名优秀的青年教师。我用了8年时间来证明我只是“教而优未仕”,并非“不能仕”。回过头来看这段从优秀教师到学校管理者的心路,我依然想说,“教而优则仕”不必成为一种定律,作为高层管理者,全面地了解人才,公正地评价人才,把每个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以尽其用,才是最必须的。(作者单位系江西省万年县六零小学)系统化培养中层干部 贾书建学校中层管理干部是学校管理干部队伍中的最大群体,是校级领导的后备力量,通常是指学校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职能部门的设置不尽相同,但通常都少不了三大职能部门,即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正是这些职能部门构成了学校科层管理的支柱,其负责人也就成为学校管理的中坚。依据系统论原理,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的整体效能不是各个部分效能的简单加合,只有各要素相互协调、减少内耗,才能提高系统效能。学校管理的最优化即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来达成最大的办学效益。只有学校各职能部门运转正常高效,才能实现学校管理最优化和办学效益最大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的管理水平取决于学校中层管理干部的水平。因此,学校中层干部非常重要。以往学校中层管理干部的培养主要依靠基层学校来完成,使得中层管理干部的起点低、成长慢。教师进修学校作为区域培训中心,理应把学校中层管理干部培养纳入职能范围。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学校中层管理干部培养的指导思想,一是要突出发展这个主题,把促进学校中层管理干部的发展当成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二是是要坚持发展的主体性(以人为本),把学校中层管理干部作为培训的主体,按需施训;三是要坚持发展的全面性,要着眼于学校中层管理干部整体素质的提升;四是要坚持发展的协调性,帮助学校中层管理干部平衡心态,迈好步子,走稳路子;五是要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不搞一锤子买卖,要为学校中层管理干部后续发展积攒后劲。选好苗子。大凡对事业负责任的学校领导,定会把后备干部的培养放在心上。培养对象首要的是要有人性、人品、人味。子曰:“绘事后素。”绘画要先打好底子,做人的“底子”是仁德。孔子的识人秘诀是“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领导要任人唯贤,不搞任人唯亲。好苗子不易得,发现好苗子一定要把其往正路上引,敢于给其压担子,火候到了就向上级推荐。系统培养。一是持证上岗。每年对学校中层管理干部轮训一遍,合格者发给证书,作为上岗和提拔的门槛。二是通识培训。增强理论素养,形成理性自觉。三是导师制培养。打破校际界限,选聘优秀校长担任导师,安排培养对象到导师所在的学校挂职锻炼。一个周期结束后,统一安排到其他学校从事管理工作或提拔任用,一般不回原工作学校。让学校中层管理干部率先流动起来,让干部管理机制活起来,不但可以防止“近亲繁殖”现象,更可以破除干部任用上的不正之风。四是跟踪问效。确立起发展性评价观,加强对学校中层管理干部的过程管理,为每名学校中层管理干部建立档案。(作者单位系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管理教学两不误 徐如松三流学校校长盯人,二流学校制度管人,一流学校文化育人。对一所具有高品质文化的学校而言,师生们即使经常看不到校长忙碌的身影,也时时觉得校长“无处不在”。这是因为,教务、科研、德育和后勤4个科室就像“四个轮子”,维系着学校的平稳运行和不断发展。在这中间,选拔、培养和使用好这些科室里的中层管理人员,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选拔、培养和使用好中层管理人员?我根据自身成长和校长的角度谈点拙见。尽管有不少专家对“教而优则仕”颇有微词,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教而忧则仕”是目前中层管理人员脱颖而出的主渠道。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1990年上半年参加了“浙江省第10期小学语文研究班”以后,下半年即被任命为教导处副主任。我全身心投入,教学管理和自身业务两不误,1998年获得嘉兴市小学语文最高称号——市首批学科教学带头人,旋即出任另一所小学的副校长。2003年走上校长岗位,2004年又获得了嘉兴市首届小学语文名师,并蝉联三届。自身的成长经历告诉我,学校管理与教学业务是可以做到两不误的。某种意义上说,走上管理岗位意味着拥有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源,可以更好地促进自身的业务发展。只要自身积极努力、不松懈,“华威先生”的形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眼下,校长专业化、中层管理人员专业化的呼声日渐高涨。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等中层管理人员,凡正宗科班出身、中年以下的,几乎没有一个不坚守讲台的,就是副校长也是如此。因管理事务缠身,减少一般周课时量是通常的做法。这样做,不仅是因为大多数学校编制的限制,更重要的是,中层管理人员和副校长一旦脱离了讲台,往往被教师诟病。自己不下水,焉知河水深浅?现在,我们还是能够听到不少教育局出台文件,规定校长不得脱离讲台,要执教自己的专业课程,这也许可以算作是对管理人员专业化的一个“红牌”。总之,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而言,学校中层管理人员都应该做到“管理教学两不误”,就是校长也应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说到底,管理工作专业化与教学的“术业专攻”并不矛盾,很多方面甚至是可以互相促进的。(作者单位系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小学)点燃教师对理想与事业的追求 罗国林让优秀教师和管理干部成为学校发展的双翼,实现教师个人成长和学校发展的双赢。这个话题很有意义,值得教育人深刻思考。纵观大多数教育家、优秀校长,都经历了教师、优秀教师和学校管理干部这一工作历程。在从教师到优秀教师的过程中,教师完成了基本的专业修行。一个青年教师来到学校,他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室——家庭——办公室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将是生活常态,这既是单调狭窄的交际圈,又是有利于引导专业成长的空间。教师发展会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校长的思想行为,学校的主流价值影响尤为重要,一旦点燃教师对理想与事业的追求,明白专业发展的必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单调生活就会被教育实践和自我发展充盈。教而优则仕——可持续发展的自然选择。教师德行素质、专业发展问题一旦形成,自然会成为学校的好教师,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孔子曰“学而优则仕”,南怀瑾先生解读为,学习好了,学习有空余时间了,就应该去实践,去做事情。“教而优则仕”我们可以解读为,学校的优秀教师,教书育人成绩突出,教育教学效率高,就应该在教育管理上进行尝试,习得和积累更多的知识经验,从教育者成长为教育家、教育领导,是教育的幸事。学校应该引导这些教师的发展方向。最可怕的错误是观念的错误,最大的失败是领导的失败,学校领导不能让好教师成长为好干部、好校长,等于是失去了学校的未来。在其位谋其政——责任与价值的自我选择。当然,走上管理岗位的教师,要学会对形成的管理材料进行分析处理,确立“事实告诉真相,数据说明问题”的工作理念,用理论与事实提供决策咨询,用理性与经验指导教育教学,用思想与研究指导专业发展,用文化与规则优化教师常态。同时,这些教师也要学习思考课程安排、课堂视导、常规检查、活动布置、学业检测等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层面工作的一般方法;探究课程理念领导和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过程指导和教学方法研究,学业检测的数据统计和理性分析,校本培训的开展和专业发展引领以及质量文化、课堂文化的建设等教育教学研究层面的工作。此外,他们还要带头读书学习,用智慧的光亮沐浴自己,引导教师走以读书为核心的专业发展之路,从好教师成长为好领导。学校激励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路径很多,但价值取向和目标意义比较相似,这是校长的重要工作职责,也是教师成长永恒的话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