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诗人墨人钢缘何鄙弃中国新诗?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9 11: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墨人钢作为中国当代最优秀的诗人之一,曾对中国文学、艺术、美学、哲学等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墨体”诗歌几乎冠绝古今,形成了一种“墨文化”。但是最近两年来,这样一位大诗人却频频表示:“放弃诗歌,专写小说。”还说:“近百年无诗。”难道这是对中国诗歌的一种绝望么?还是另有原因?笔者通过对墨先生诗歌及文章的仔细研究发现,这正是中国诗歌的一种“离骚”精神。
纵观近10年来,中国诗歌的确已经被逼到非常边缘的的地位了。新诗产生才不到100年。才产生就宣告结束了?谈到中国现代艺术的时候已经很少有人把现代新诗作为典范,人们谈到的是油画、音乐、电影、文物、小说。独独没有人提诗歌,这固然与中国文学批评和艺术批评的失语有关。但是不能不说明中国诗歌在完全摈弃传统的路上遭遇了空前的尴尬。事实证明,中国诗歌是不能完全摈弃传统的“意象”、“意境”等审美因素的。台湾的余光中和洛夫等之所以在国际产生了一点小小的影响,无非也是其对中国古诗歌传统的“意境”和“境界”的一种发展,这种发展到墨人钢,已经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墨人钢放弃诗歌,我认为这正是中国历代大诗人的一种“离骚”情结。“离骚”之所以为离骚正在与其离而未离。貌离心不离。想屈原当年被放逐离开楚国的都城郢,放逐到蛮荒之地。这个诗人在行吟江畔的时候,放弃了传统的四言诗歌的写作,而参与了民歌及楚地民歌“骚”的创作,使得“骚”体诗歌被发扬光大。
同样,时隔两千多年的今天,同样是一位大诗人墨人钢,申言放弃诗歌,而在中国的汶川地震中又写出了一系列的诗篇,这正是离而未离,正印证了中国历代文学家的“离骚”情结。一个大诗人的心意怎么是我们猜测得出来的呢?最近看到网上还有些网友的其他一些猜测,总之,就笔者的管窥,这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个独撑中国诗歌的“离骚”情结。
当然墨先生的离骚情结的具体内容,我想还有待学者和文化专家的进一步研究。我总猜测是一种有别于屈原的离骚情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