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问题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2-9-16 18: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孔子在回答子路提问时,说过「未知生,焉知死?」(11.12)有些学者依此评论,说孔子不明白何谓死亡。这个问题值得辨析。

死亡是做为生命的对照面及限制面而受人关注。凡物有生必有死,人自不例外。但是人会思考与选择,必须自行决定以何种方式面对此生。在考虑这个问题时,就无法脱离他对死亡的认知。如果死亡结束一切,人死宛如灯灭,那就不必在乎世间的规范,但求「苟全性命于乱世」,偶尔感叹「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罢了。

因此,凡是强调「生死如昼夜」的观点,都是属于常识。譬如,朱熹注解本章时,谈到「非原始而知所以生,则必不能反终而知所以死。盖幽明始终初无二理。」他接着引述程颐的说法:「昼夜者,死生之道也。知生之道,则知死之道。」以这种观点来描述孔子的生死观,合适吗?

《论语》中,「死」字出现三十八次。孔子对死亡表达了何种看法呢?一方面,死亡是生命的「结束」;但是另一方面,孔子认为这种结束应该是某种「目的」的完成。如果死亡只是像夜晚结束白昼一样,那么他何必苛责原壤,批评他「老而不死是为贼」(14.43)?「老而不死」一词只是描写某人活得很老,但不管再老,终究还是会死。这样的人被认为是「贼」,因为他伤害了做人的原则,亦即人生不能只是活着而没有目的。

人生的目的应该是什么?儒家之所以为儒家,不正是在于清楚阐明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吗?请看下述引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4.8)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8.13)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5.9)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15.35)

这四段引文都谈到了死亡,这个死亡是指完成了人生应有的目的。此目的即是「道」或「仁」。道是人类共同的正路,仁是一个人特定的正路;两者都是孔子所「志」的对象,如他所说过的「志于道」(7.6)与「志于仁」(4.4)。

依此为准则,后起的儒家都持相同的立场。如孟子说:「舍生而取义」(《孟子 告子上》);荀子说:「君子畏患而不避义死」(《荀子 不苟》);《易传》说:「君子以致命遂志」(〈困卦 象传〉);《中庸》说:「国无道,至死不变」(第十章)。

由此可知,孔子并不重视「死亡做为生命的结束」这种观点,所以他会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12.5)。他所重视的是:死亡应该完成人生的目的。做为目的的道、仁、义等,可以统称为「善」。若要证明此一观点,必须肯定「人性向善」。然后,人生的过程应该是「择善固执」,而这正是《中庸》第二十章所谓的「人之道」。由此抵达最后的目标,则是「止于至善」(《大学》第一章)。

朱注在此只说「幽明始终初无二理」,又引程氏以昼夜为死生之道的说法,实在不足以阐释孔子的思想要旨。
(本文节选自《朱熹错了—傅佩荣评朱注四书》东方出版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