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做个好人吗?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8 11: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天,我和一位同龄人聊天,聊起佛教,他说,我信佛,我偷偷学啊。但是,我不敢说我是佛教徒啊。别人可能会说,你是佛教徒啊,应该是个好人啊,你怎么还这样这样呢?
我想了想,深有同感地说,是啊。做个好人,太累了。
我由此还联想到另外一件事。一个姑娘偷偷告诉我,人家说双鱼座很善良,都是好人。我觉得我不是好人,我心里有好多罪恶的,丑陋的念头。
我纳闷地对她说:这样和我讲的,为什么大多是双鱼座呢?
这个话题太长了,于是,我在这里写一篇文章,探讨一下:我们要做个“好人”么?
最近看了篇文章说,宗教让人变好,心理学让人变“坏”。这个说法很有趣。有许多宗教都非常强调罪业,比如,他们会强调欲望是坏的,欲望是不洁的。许多教徒都会生起巨大的罪恶、内疚和自责。宗教是强调向善的,大都是要把“坏人”和“罪人”改造成“好人”。
但是,心理学大多接纳人性中的“坏”。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许多理论都建立在欲望的基础上,他认为性是大多数事情的驱动力。看多了美剧的人,会发现,电视剧里受过高等教育的美国人,似乎许多人对自己的“坏”很坦然。这大概是因为心理学在美国已经是显学,心理学大体认为人类心理中的欲望和愤怒是中性的,是一种驱动力,不是评价道德判断的标准。
大概在2003年的时候,我向一位四川的长者请教,他修行佛法多年。我请教他善恶的问题,他伸出左手,在手里放了一个东西,紧紧握成拳,说,凡人对待善恶,是这样的。然后,他把手向上平摊开,说,圣人对待善恶,是这样的。当时,我似懂非懂。
后来,在2004年的春天,我有一次顿悟的经验,在那之后,我明白了他的话。其实,即使开悟的圣人,也无法让贪嗔痴(恶)消失,他们理解到贪嗔痴就是人本性的一部分。贪嗔痴就像蓝天上的乌云,自己的本来面目就像蓝天。乌云的存在,只是暂时的,并不能影响蓝天的本来面貌。他们看清了贪嗔痴的本质,能够觉察自己的心念,对此并不执著。他们超越了“好与坏”的对立。换句话说,圣人可以真实的看到自己的贪嗔痴,觉悟到自己也有“坏人”的部分,但是,他们会与自己的“坏”和平共处。
再后来,我看到这样一个典故,佛陀说:当一个人被一支箭射中了,他痛不痛呢?弟子回答:很痛啊!佛陀又接着说:第二支箭,第三支箭,第四支……连续不断的箭又射中了他,他痛不痛呢?弟子回答:当然更痛了。佛陀说:第一支箭,就像初始的念头,引发了烦恼,第二支,第三支箭,就像后面相继引发的念头,让这个人更痛苦。人们的本初烦恼只是第一支箭,但是人们因为这个本初的烦恼,用更多的概念和念头去加强它,烦恼就变的不可收拾了。后面的念头,就像射中我们的第二支箭、第三支箭。
当我去观察身处社会中的人的时候,我发现,我们这个社会对“好人”与“坏人”的执著,确实产生了太多的烦恼啊!对于平常人来说,他们一方面,受到自己内在的贪嗔痴的驱赶,一方面,还会执著于他人对好人的褒,对坏人的贬,对善与恶产生更多心理纠结。难怪《道德经》中说“不尚贤,使民不争”啊!社会对好坏的观念,就像佛陀所说典型里的第二支、第三支箭啊!
再说到佛教上来。有许多佛教徒,都被罪恶感压得透不过气来。他们说,哎呀,我要忏悔啊,我做了好多错事啊,我的欲望是罪恶的啊!
我觉得,对于忏悔,其实许多人都理解错了。这个忏悔,更多是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生起改变自我,提升自我的愿望,生起追求觉悟的动机。不应该变成极端的自我批评和自我惩罚。本来,“佛陀”的字面义,就不是我们说的“好人”,而是“觉者”。
佛教的小乘确实有强调消除欲望的修行方式,有“白骨观”和“不净观”的修行,用作对治烦恼的方式。但是,大乘就已经超越了这点,强调烦恼即是菩提,烦恼可以转化;进入密乘,有贪嗔痴是大智慧的说法,纯粹成了中性的可转化的能量,是生命活力的表现。从这一点看,现代心理学与佛教的密乘确是有许多共通。
难怪“真善美”中,“真”是第一位。要做到“真”善美的“真”,是要对人性心理有了解,敢于直面自己的内在,这样,便能自处时坦然,;承认人性的阴暗面,然后转化它,这才是“善”;最后,自省过的人,与自我和谐,与他人和谐,与天地和谐,是为“美”。
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我通过思考,试着解答了“我们要不要做好人”的问题,我对我的认识还算满意。不过,我偶尔还会好奇一个问题:我遇到的那些人里面,向我承认对自己的坏念头感觉到不安的,为什么大都是双鱼座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