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世祖劝降文天祥不得囚而杀之不失尊敬,而明成祖为何以空前绝后的凶残手段对待建文诸臣?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5 | 2011-8-7 21: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武力夺位,朱棣不至于在乎朝野非议,也不会相信自己能千秋万岁控制普天之下。永乐朝文治武功均有可称道之处,他也不是不懂历史,较之曹操对陈宫,李世民对魏征,明知道会留下恶劣的影响。为什么非要这样做?是心理存在问题吗?
不杀齐黄,无法为靖难找到冠冕堂皇理由,事出有因。读书种子方孝孺不畏死而以死惧之,以朱棣的眼光不能发现自己做了愚蠢的事情吗?数十年后,明仁宗登基不久就赦建文诸臣后裔。齐泰黄子澄之子尚在,而方孝孺竟绝祀。唐高宗明知刘洎之冤,却因为太宗定案而不赦。为什么明仁宗会冒忤逆不孝之名,否认先父的做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8-7 21: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怎么说1:我觉得政zhi都是残忍和虚伪的,我觉得你那个什么招降文天祥不失尊敬的问题是无法证明什么的?你又知道朱棣何尝内心里不尊敬方孝孺这些铮铮铁骨?政治就是这样,元世祖招降也是出于政治需要,软化一个最硬的骨头必能软化许多不太硬的骨头,毕竟是异族,做做宣传攻势而能收汉人之心,这个表演工作换有点政治头脑的都会做!千百年上演无数次!最后还是杀了嘛,你软硬不吃的,我还留着你天天骂我啊?硬骨头啃不了,那就磨碎啦,震慑那些软骨头也是有作用的!2:说道以武力夺位,朱棣不至于在乎朝野非议。没有一个统治者不在乎!朱棣如果不在乎,当年就直接打个牌号叫起yi啦!也不会挂个靖难了!连满清都要挂个牌子说我是帮你大明朝从李自成的手里抢了回来,改了多少明史,造了多少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8-7 21: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就是他们夺朝篡位的性质不同了。元世祖是强盗性质,他就是抢了人家的天下,因此反而能坦坦荡荡地对文天祥等人杀之而不失尊敬。但朱棣不同,他夺天下却是当了婊子又立牌坊,一定要舆论赞同他是名正言顺,因此方孝孺等人对建文帝的忠心就不是他能容忍的了。如果对方孝孺他们手软,那就表示他心虚,不利于他的统治。当然要对建文朝的朝臣痛下杀手才能保证天下人对他的畏惧,从而肯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8-7 21: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成祖为何以空前绝后的凶残手段对待建文诸臣?我觉得是封口的意味比较重一些吧,毕竟他的皇位来的有些不正当,而且从小跟着父亲南征北战,受老朱的鹰派思想影响也多一点。(看看老朱的杀人方式吧)他比文弱的太子朱标和皇长孙朱允炆更少了那份天真,谁有动摇的权位的潜在力量谁就得死,就这么简单...包括寻找建文帝20余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8-7 21: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方不同于陈、魏,后二人其实一直是在寻求明主,希望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而方则是坚决的愚忠旧主之人。从中国传统道德来说,方是要高于陈、魏的,因为忠诚本来就是“从一而终”的,一个人不管多么才华横溢,多么功高盖世,一旦在“忠”的问题上有所损伤,其后世的道德评价多少都会降低。所以,方是绝对不会投降的。政治家做事,要看政治利益,陈、魏可为我所用,我就不杀他们;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1-8-7 21: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棣即位后,面临许多潜在威胁。他需要改变下面这两种情况,才能稳固自己的统治。其一,朱棣以亲王起兵夺取帝位,这是违背封建宗法制度传统的,《明史》称这是“奋起方隅,冒不韪以争天下。”朱棣的做法,既违封建礼法,在道义上也有缺失。建文诸臣进行抵制者大有人在。据《明史》记载,他们“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其二,建文帝在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