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阅读题:分析丑小鸭这一形象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2 | 2012-4-26 20: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丑小鸭》中丑小鸭早期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鸭妈妈孵了一群小鸭。那只最后破壳而出的小鸭长得“实在太大”,因为与众不同而被公认为形象“丑陋”,因而在鸡鸭群中“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连它的鸭妈妈都希望它远远离开。于是,这只可怜的小鸭逃了出来。外面的世界更是充满凶险,猎人的猎枪“砰,砰”乱响,它新结交的朋友——两只公雁血染芦荡,命归黄泉,它自己也差点儿被大猎狗咬住。它再次逃亡,进入一个养着猫和母鸡的农家小屋。它因为不能像母鸡一样生蛋或者像猫咪一样“拱起背,发出咪咪的叫声和迸出火花”而被母鸡和雄猫剥夺了发言权,它“想到水里去游泳”的渴望被讥讽为“怪念头”,它不得不离开那自称为它的“真正朋友”的母鸡和雄猫。它来到了“广大的世界”。它在这里看到一群正“飞向温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2-4-26 20: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童话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具有极强的艺术概括力。面对丑小鸭的生活经历,我们会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会受到深刻的思想启示: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由于这一童话的广泛流传和深刻的思想意义,“丑小鸭”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文学典故,成为激励身处逆境的人们不断进取追求美好生活的典型形象。丑小鸭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之后变成了白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