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学素养有什么好的小说或者作品应该读一下?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6 | 2006-8-14 17: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楼上两位仁兄说得太复杂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先去找古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学史来读读,那样你就知道该怎样读书、该读些什么书了!我是学中文的,如有需要可找我切磋!qq2587761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8-14 17: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四大名著,必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8-14 17: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同意楼上兄弟的说法,因为我也是学中文的.当然,光看不行,你得积累,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8-14 17: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复杂了,两部书读懂你就可以出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8-14 17: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比较喜欢《韩寒》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特别是后一本很有味道的。有时间的话看看,不要看完,结果自己想想也很有味道的鲁迅的书不可不读,巴金的三部曲,老舍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方面的茶馆,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不用说了,还有儒林外史,史记,清朝的小说,多背诗词(唐宋的名篇,至少到高中程度,李煜和辛弃疾应耳熟能详),还有各种文言文,有名的多背,每名的至少熟读。最重要的是买几本关于历朝历代文学名家简介的书,照着买。如果从现在开始,每天半小时,5,6年就差不多了。以上绝不是玩笑,一个高中的至少应该达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8-14 17: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古文和世界名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06-8-14 17: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吴湖帆常于笔闲之际取唐宋名家诗词览读。一九三二年,潘静淑随吴梅学词,吴湖帆也向吴氏请教,渐入倚声门径。他的词主学周邦彦、吴文英。周、吴分别是北宋、南宋婉约派的代表词人,周邦彦词,典雅含蓄,富丽精工;吴文英词,意象和色彩比较浓丽明艳。吴湖帆的词不仅力追周邦彦、吴文英而深入三昧,而且,他还以画再三描摹周、吴的词意来传其神韵。《风娇雨秀》、《清真词意》、《雾障青罗》等即是以词句为画题的作品。即使他的闲章,也多取词句,如“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山抹微云”、“画屏闲展吴山翠”、“满身香犹是旧荀令”等。苏轼曾称王维的艺术是“画中有诗”,那么,我们不妨称吴湖帆是画中有词,特别是有婉约派的词意。看来,对婉约派词意的追求与其绘画中那种缜密秀丽、风流自赏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关系。作为正统派(传统)画家的吴湖帆的意义  吴湖帆是二十世纪重要的正统派(传统)画家。  正统派画家与其他画家相比,具有一些明显的特点,如对传统认识的深广以及收藏、鉴定、画史研究与创作的统一等等,当然,这类画家产生的重要条件是旧式社会的氛围。不过,在今天社会结构改变、学科细化的情况下对之研究仍具有现实意义。  在我国绘画史上,一些大画家多喜研究画史,这在士夫画家中表现尤为明显,如赵孟頫、董其昌、“四王”、恽寿平等。其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鉴别能力并服务于创作。中国画不徒为技能之事,邓椿《画继》认为画家“其为人也多文,虽有不晓画者寡矣;其为人也无文,虽有晓画者寡矣。”他指出了画中“文”的因素的重要性。文学素养是画中“文”的重要因素,具体不在本文讨论;其次,画中的“文”主要表现在对绘画史有没有认识上。有没有对画史的研究反映在创作中所能达到的境界、格调是有微妙区别的。境界、格调影响之外,两者有没有对画史的认识当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同理,同为士夫画家,是否对画史有所研究也会在画中有不同的表现。  目前,因西方教学体制的引进,美术院校中国画系与史论系的教学各有为阵。从绘画方面讲,它逐渐成为一门纯粹技能之事。虽然有的画家对画史上富于“文”的气息的作品师法借鉴,但因缺乏对画史的研究、认识,更谈不上丰厚的“文”的修养,故所得到的是苍白的形式而已。而且,格调低下、取法乎下的创作与欣赏更令人深思。  吴湖帆对画史的研究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创作之中,这对其画中“文”的因素的增加极为相关。创作与研究对吴湖帆来说,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结合,故两者为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严格意义上讲,吴湖帆是一位画家、收藏家、鉴定家,而不是绘画史家。他没有系统的对画史的论述,但在其诸多的题跋中颇不乏对画史认识的真知灼见,而有的研究心得,实不在专业绘画史研究者之下。另一方面,自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问世至清末的千百年来, 绘画史研究者的身份皆为业余,其类型大致有二:一为鉴赏家,如张彦远、邓椿、郭若虚等;二为画家(或兼及鉴赏家、收藏家),如赵孟頫、董其昌等,吴湖帆与之类似。  吴湖帆主要以创作方式研究绘画史。以创作方式研究绘画史,诸如赵孟頫、董其昌、“四王”以及现代的张大千皆属此类型,它主要表现于对古人作品的临摹、师法上。在吴湖帆的艺术生涯中,对古人作品的临摹是一项重要内容,它除了了解、掌握各家各派笔墨习性、技法、风格外,同时,也可以说是对画史的研究。吴湖帆对传统的涉猎极广,他从“四王”正统派入手,进而上溯“明四家”、元代诸贤及两宋名家,在现代中国画坛,能对传统做如此全面把握的,当为白眉。从本画集所收录的吴湖帆临摹前人作品可见,对画史的认识在他的笔下做了形象的展示。因之研究方法的独特,故对画史的认识也有独到之处。  吴湖帆对画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服务于创作,即更好地画画,故其并非为绘画史而绘画史。这一点,现代的张大千、谢稚柳亦如此。所以,这与专业绘画史家形成了较明显的区别。这个区别主要表现在吴湖帆对画史的研究集中于画家、画派的笔墨、风格、技法范围内。  在绘画史研究中,风格为最基本的概念。一部绘画史的展开,亦正在此。同时,技法、风格、流派在画史的研究中是一个恒定不变的客观存在,它同以阶级斗争、哲学、美学为指导思想的研究方法相比,能以较纯粹的目光来审视绘画史的发展。  与今天绘画史研究者不同的是,新中国成立前的千余年来的绘画史研究者基本以亲自从事典藏、鉴赏(或兼创作)为依,其直接原因在于古代书画展览、出版条件的局限。这种状况至民国时期渐有所改观。吴湖帆对画史的研究是与他的收藏、鉴定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方式对绘画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直接从作品入手以文献著录为附。中国绘画史的研究进入明、清后,基本上变成了一部又一部的抄袭史,资料堆砌,汗牛充栋。这种状况在民国时期出发的部分美术史、绘画史中也有明显的反映,其直接原因在于对文献的过分依赖。吴湖帆的收藏及因特殊身份所见历代书画之丰是其绘画史研究的基础,立足于作品本身是其治学特色之一。梅景书屋所藏历代名迹多有吴的跋语,或长或短,或为考证,或为品评,或梳理画史,等等,不一而足。他曾在民国时期日本出版的一本中国名画集各页上品题研究。所以,这就有可能避免因过分依赖文献所产生的种种弊端。二、从中国绘画史学发展看,民国之前的绘画史研究以鉴赏为主导,研究主体为鉴藏家、画家;五四新文化时期,因西方学科分类介绍到中国以及国内高等院校艺术史课程的设置,此后,绘画史学科逐渐在国内得到确立;八十年代以来,绘画史又从历史学科中渐趋独立,游离于艺术学科本身之外,成为与历史、文学、哲学相平等的独立的人文学科,绘画史研究的范围从狭窄的作品本身跃向了一个广阔的天地。这对推动此学科的建设必将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彼之所长,此之所短;彼之所短,此之所长。在目前的绘画史研究领域内,对作品鉴赏的忽视或力不从心的倾向已明显表现出来,它不仅降低了绘画史研究的趣味和艺术性,而且,它是否会真正的独立,也是打一问号的。这是因为,绘画史的研究不可能代替历史学的研究,它只可为历史研究提供某一方面的服务,如关于(历史)图像的研究。历史地看,中国绘画史研究者是没有历史学家的,而历史学家虽可能对绘画有所研究,但他仍然是历史学家,而不是绘画史家,其实,他也不愿以绘画史家的身份自居。另一方面,绘画史过多地注重精神性研究,它可能会导致“除了作品之外,其他任何都说”的局面。哲学、美学的研究是哲学(史)、美学(史)工作者的事,绘画史研究可为之提供材料,但不可将之无限放大。以目前石涛研究为例,似乎有将他作为哲学家或已将之作为哲学家研究的趋势和状况,但是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似乎难以达到如此的高度,而在中国哲学上史也难以查到石涛的大名。一言以蔽之,惟有绘画史界将石涛视为哲学家。所以,将鉴赏作为独立的人文学科的绘画史的基础将是有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