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的教育?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3-2-17 15: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王讲春 (鹭湖外国语小学)
“什么是好的教育?”为人师表多年,我从未停止追问内心。“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全国政协委员唐江澎的一席话令我醍醐灌顶。
教育公平不是平均主义
阿良是我的初中挚友,如今也是大众眼中的“成功人士”,有着一份令人艳羡的高薪工作。那天,我与他一同漫步校道。“我永远忘不了曾被学校和老师抛弃的感觉。”时隔多年,阿良谈起那段往事,眼中满是冷漠和失望。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折射在教学楼的余晖分外刺眼,涌入脑海的回忆也刺痛了我的心。
当年,阿良高考落榜,迷茫的他内心万般痛苦,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毅然决定复读。可当他重燃斗志,向学校递交复读申请后,一盆冷水浇了下来。学校觉得他并不出众,第二年考上大学的几率很小。考虑到升学率,学校拒绝了他的请求。
失望、无助、彷徨、愤怒……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噬咬着阿良的内心。行走在熟悉的校园里,暮色暗淡,残阳如血,眼前的一切陌生极了。经过四处奔走,他最终拿到了其他学校的复读名额,一年后顺利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如今,我已是一名校长。作为一名教育者,我听到阿良的故事,既心疼又愧疚。他原本可以用最大的善意拥抱这个世界,但在他最无助的时候,学校没有给予他公平成长的机会,让他失望至极。
有教无类,好的教育要给予每个学生公平成长的机会。千年前,朱熹对孔子的教育方式进行了提炼,“圣人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这么多年来,我始终相信,真正的教育不是因为优秀才有舞台,而是有了舞台才让人变得更优秀。
教育公平绝不是平均主义,绝不是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每个学生,而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性格、志趣等情况,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和方式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让每个人的智力和情感得到充分发展。
在公平的土壤里成就每个学生
好的教育一定是关注人的教育。要实现好的教育,就要面向所有学生,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在公平的土壤里成全每个学生的绽放。
我多年的同事李老师就是这方面的典范。20年前,他曾用一张试卷坚定了一位学困生努力学习的勇气和自信。在一次数学考试结束后,李老师抱着一沓试卷走进教室,在讲台上缓缓摊开试卷,开始点名分发。每发一张,李老师都和蔼地给予学生鼓励。
“你这次考得不错,继续保持哦!”
“好可惜,因为粗心丢了三分,下次要更加细心!”
“你这次的字迹很漂亮呢!”
……
当发到一张“特别”的试卷时,李老师郑重其事地对全班同学说:“今天我要特别表扬一位同学。他不是全班考得最好的,但他是进步最大的。虽然他的分数刚刚及格,但是老师看到了他在努力地前进。日积月累,我相信他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他就是郭明同学!”
话音刚落,全班掌声雷鸣。郭明在一片欢呼声中激动地接过试卷,羞怯地回到座位上,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么多年来,老师的赞许、同学的掌声一直回响在郭明脑海,给予他不断前进的力量和勇气。
20年后,郭明回校看望李老师。李老师从柜子里翻出一张珍藏许久的试卷。郭明看着泛黄的试卷,泣不成声。李老师爱生如子,让我再次看到了教育的力量。
因材施教,好的教育要发现每个学生独特的“生命方式”。岁月流转,事实证明李老师当初的做法是多么有智慧。他看到了学生的进步,也看到了学生的需求,并给予他温暖的鼓励和个性化的引导,帮助他建立起积极正向的精神世界。
我想,教育公平不仅体现在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也体现在不论贫富、智愚、强弱,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个学生被看到、被激发,成为正能量满满的探索者和自我驱动的学习者。如此,才能建立公平的教育生态。
来源:南方教育时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