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相信中医理论,但是这是一个鲜活的植物的神奇效果的例子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27 01: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邻居,胃癌晚期(南京鼓楼医院诊断),化疗2期,无效,基本回家等死,就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听远在新疆的亲戚的所谓偏方(就是下面的健康五行汤,基本一致,就是多加了胡萝卜叶),居然症状缓解,开始消肿,尿清,疼痛减轻,胃口好/由于时间短,对于肿瘤是否减少,目前没有做进一步临床检查确认。
  1)这个偏方是民间的,患者本人未经由中医医生开方或对症使用
  2)后期效果需要观察,但是症状改变明显
  
  这个植物也许值得研究
  
   ---------以下为百度搜索内容,
  健康五行汤
    主料:牛蒡300克,白萝卜100克,胡萝卜100克,萝卜叶四分之一,香菇1枚。
    做法:牛蒡切成2毫米厚的薄片,其他其他蔬菜连皮切成大块加水1500克,大火煮沸后慢火熬10-15分钟即可。
    功效:1.促进正常人体细胞繁殖;
    2.增加血液中白血球和血小板;
    3.在人体内产生30余种抗生素;
  4.提高人体免疫力,净化人体环境,清除人体垃圾。
  
  
  关于牛蒡
    别名牛菜、大力子、恶实、牛蒡子、蝙蝠刺、东洋萝卜、东洋参、牛鞭菜等。
    为菊科草本直根类植物,是一种以肥大肉质根供食用的蔬菜,叶柄和嫩叶也可食用,牛蒡子和牛蒡根也可入药。原产我国,公元920年左右传入日本,在日本栽培训化出多个品种,20世纪八十年代末由日本引种菜用牛蒡,大部分出口,少量进入国内市场。牛蒡在日本成为寻常百姓家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保健菜。它可以与人参相媲美,因此被称作东洋参。在我国长期做为药用,近年来才开始对牛蒡的营养价值,食用价值和药理进行研究。
    
  药用价值
    牛蒡的纤维可以促进大肠蠕动,帮助排便,降低体内胆固醇,减少毒素、废物在体内积存,达到预防中风和防治胃癌、子宫癌的功效。西医认为它除了具有利尿、消积、祛痰止泄等药理作用外,还用于便秘、高血压、高胆固醇症的食疗。中医认为有疏风散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等功效。可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本草经疏》称其为“散风除热解毒三要药”。《本草纲目》称其“通十二经脉,洗五脏恶气”“久服轻身耐老”。我国《现代中药学大辞典》、《中药大辞典》等药典中把牛蒡的药理作用概括为:有促进生长作用;有抑制肿瘤生长的物质;有抗菌和抗真菌作用。
    【药材】根呈纺锤状,肉质而直,皮部黑褐色,有皱纹,内呈黄白色;味微苦而性粘。
    【采集】10月间采挖2年以上的根,洗净晒干。
    【性味】辛,苦,寒。
    ①《纲目》:"苦,寒,无毒。"
    ②《分类草药性》:"味甜,性刚。"
    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苦涩,无毒。"
    【归经】《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
    【功用主治】祛风热,消肿毒。治风毒面肿,头晕,咽喉热肿,齿痛,咳嗽,消渴,痈疽疮疥。
    ①《别录》:"根、茎疗伤寒寒热,汗出中风、面肿,消渴,热中,逐水。"
    ②《药性论》:"根,细切如豆,面拌作饭食之,消胀壅。又能拓一切肿毒,用根、叶少许盐花捣。"
    ③《唐本草》:"主牙齿疼痛,劳疟,脚缓弱,风毒,痈疽,咳嗽伤肺,肺壅;疝瘕,积血。主诸风,症瘕,冷气。"
    ④《本草拾遗》:"浸酒去风,又主恶疮。"
    ⑤《分类草药性》:"治头晕,风热,眼昏云翳,耳鸣,耳聋,腰痛,外治脱肛。"
    ⑥《贵州民间方药集》:"治伤暑。"
    ⑦《四川中药志》:"治疥疮。"
    ⑧《药品化义》:“牛蒡子能升能降,力解热毒。味苦能清火,带辛能疏风。主治上不风痰,面目浮肿。凡肺经郁火,肺经风热,悉宜用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或捣汁。外用:捣敷、熬膏涂贴或煎水洗
    【选方】①治热攻心,烦躁恍惚:牛蒡根捣汁一升,食后分为三服。(《食医心镜》)
    ②治头面忽肿,热毒风内攻,或手足头面赤肿,触着痛:牛蒡子根洗净烂研,酒煎成膏,摊在纸上,贴肿毒,仍热酒调下,一服肿止痛减。(《斗门方》)
    ③治反花疮,并治积年诸疮:牛蒡根热捣,和腊月猪脂封上。(《千金方》)
    ④治喉中热肿:鼠粘根(切)一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四服。忌蒜、面。(《延年方》)
    ⑤治头晕痛:牛蒡子根四两,老人头(酒洗)一两,熬水服。(《重庆草药》)
    ⑥治热毒牙痛,齿龈肿痛不可忍:牛蒡根一斤,捣汁,入盐花一钱,银器中熬成膏,每用涂齿龈上,重者不过二、三度。(《圣惠方》)
    ⑦治痔疮:牛蒡子根、漏芦根,嫩猪大肠服。(《重庆草药》)
    ⑧治瘿:鼠粘草根汤洗,细切除皮者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服相去如人行四、五里一服,宜服六剂。(《救急方》)
    ⑨治耳卒肿:牛蒡根净洗细切,捣绞取汁一升,于银锅中熬成膏,涂于肿上。(《圣惠方》)
    ⑩治虚弱脚软无力:牛蒡子根炖鸡、炖肉服。(《重庆草药》)
    咽喉肿病 (咽峡炎、扁挑体炎):牛蒡子6克,桔梗、甘草各3克,水煎去渣,频频含咽。
    妇人乳痈、肿痛:牛蒡子6克,炒研细末,踌香1厘,共研匀,一日2次,温黄酒送服。
    小儿麻疹透发不快:牛蒡根适量煮汤饮服,有解毒利尿、防止并发肺炎之效。
    急性中耳炎:鲜牛蒡根捣烂榨汁滴耳,一日数次。
    一切痈疽疮疖:牛蒡根或叶汁涂敷,一日数次。
    胃痉挛痛:鲜根捣烂绞汁,温饮半杯,一日2一3次。
    鲜牛蒡根煮食,对胃癌、宫颈癌等有一定抗癌作用。老年血管硬化,预防中风:牛蒡根适量煮粥食,中风后半身不遂,服食亦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