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南京?南京?——又一部自虐片(转载)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8 | 2021-1-27 03: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了《南京!南京!》,比较郁闷。
  片中几个主角,分别是刘烨演的陆军官,范伟演的唐先生,日本兵角川。
  陆军官代表抵抗的军人,唐先生代表苟且偷生的小市民,角川代表良心未泯的日本兵。
  陆军官在40分钟的时候就牺牲了,虽然临死前导演安排全体官兵喊出:“中国万岁”,但束手待毙着喊口号,并未让人觉得多么壮烈,仍逃不出羊性,只不过从沉默的羊转为呐喊的羊。这不完全是导演的错,历史就是这样的,投降的中国官兵在被屠杀时大部分都没有反抗,不能在电影中YY为抵抗到最后一刻直到壮烈牺牲。让人觉得不舒服的是,陆军官这条线这么早就断了,之后的视角基本上都是苟且偷生的小市民和良心未泯的日本兵,让人对导演的用意产生怀疑。
  唐先生这条线,有他的妻子、妹妹等人,他们在沦陷日教小孩子唱戏,一边打麻将一边学日语“我是良民”,在失去拉贝庇护的时候去向日本军告密,说难民营藏有中国伤兵,换取良民证。这还不算是最让人不舒服的,因为毕竟也是事实,沦陷时苟且偷生的小市民不少,他们不是大奸大恶,他们只是想活下去,只是希望家人妻小平安。
  最让人不舒服的是角川这条线。描述的是一个单纯善良的日本低级军官角川亲历占领南京之后的种种事件,对屠杀、凌虐感到震惊、厌恶、绝望以及反抗,最后放了战俘小豆子和老顺,自杀了。这就是YY了。
  中国影视剧总是喜欢发掘日本侵略者的人性,在极力淡化的屠戮背景下,努力突出某个良心未泯的日本兵内心的挣扎,以及强调日本人自身在这场战争中的损失。真神奇,受害者为施暴者辩护。就是这种惺惺作态的伪人道主义,矫揉造作的文艺腔,自以为伟大、有高度的视角,令人反感。
  这样的剧情不是偶然。中国一贯的宣传都在有意无意地灌输一种思想:日本人也是人,人家在屠杀中国人的时候,内心也是无比纠结的,人家看到生灵涂炭,同样是痛苦的,他们的本质是善良的,被卷入这场战争自己也很无奈。
  我们对这种论调并不陌生,从小就在学校、电视等正规渠道被灌输:日本人民是善良友好的,作恶的是少数军国主义者。日本人自己也是战争受害者。哈哈……日本人真幸福,遇到这么善解人意的羔羊。只是不知他们自己是否认同这种论调?
  据说导演陆川说角川不是主线,这太没有说服力了,从进城到屠戮施暴到最后自杀影片结束,角川分明就是贯穿始终的主线,片中大多场景也是站在角川的视角,他不是主线谁是主线?出场40分钟就牺牲了的陆军官?
  此片从艺术角度上来说也不算上乘,虽然从细节上营造出的画面很真实,但总体结构给人感觉比较架空,虽是“外景”,却感觉是“棚拍”,好像整个南京就只有一个难民营和一个军营。当然,这是电影,不是纪录片,没有必要全景展现整个南京大屠杀的方方面面,但是把本片中的故事从整个战争中抽离出来,隔断与历史背景的联系,会让人觉得虚浮。
  本片中没有拍对平民的大屠杀,杀人被表现为消灭城中残余的中国军队,以及消灭藏匿在难民营中的中国伤兵。就算导演想表现的是大屠杀背景下的一个缩影,但是这种叙事方式很明显是在把观众的视点往沟里带,让人觉得日军只是在做战争中应该做的事,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对,打仗么,不就是消灭敌军?战胜了,不就是欺负对方,满足己方需要?事实上,南京大屠杀的罪恶之处是对30万手无寸铁的降兵和无辜平民进行惨无人道的虐杀,他们不是迫于无奈,不是例行公事,他们乐此不疲,以此为荣。这是对文明的摧残,对人性的践踏,但是这些在本片中都没有找到。
  唐先生在被日本人枪毙的时候,得意地说:“我太太又怀孕了”。安排这个情节有什么用意?表现中国的希望?然而被灌输这种自虐思想的后代,又能带给这个民族、这个国家什么希望?最多不过是在下一次被侵略者屠杀的时候,多浪费一颗子弹而已。
  借用当时一个朋友的回帖:“努力发掘日本人的人性光辉,拿着放大镜寻找中国人的劣根性”。
  中国从来不缺少弘扬汉族传统美德的故事,但却都被XX奴才们给曲解了。比如陈凯歌的《赵氏孤儿》。当时听说这个片名激动了一下,没想到现在还有人拍这个题材。“赵氏孤儿”原著说的是一个忠义的故事,想来怎么改编也歪不到哪儿去吧,结果看了之后恶心坏了,我们低估了XX电影人的下限。原著中,程婴是出于对赵家的忠义之心,心甘情愿牺牲自己的亲生儿子,并且忍辱负重养大赵氏孤儿,让他去为赵家报仇雪恨。可是电影里却改成了程婴是身不由己,迫于无奈收留了赵孤,然后又阴差阳错让自己的儿子替赵孤去送了死,他出于个人仇恨,把赵孤培养成为一个帮他为亲生儿子复仇的工具。陈凯歌的心理是有多阴暗啊,能把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揣摩得这么丑恶。想来是因为后清奴才的心中根本没有传统美德,他们无法理解忠孝节义。怎么会有人为了别人牺牲自己的生命和孩子呢?这是说不通的,他肯定是迫于无奈,各种阴差阳错才会造成这个结果。所以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按照他们的逻辑重新编写了故事情节。
  骠骑将军霍去病也被黑了,明明是光明磊落地说出“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英雄,却被桐华写成了一个抛却祖国不顾,跟一个狼女私奔了的自私小人。当然桐棒棒也不会忘了美化匈奴,抹黑英雄与洗白敌人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在这部《大漠谣》里,匈奴成了无辜的白莲花,因为先受到黑暗汉朝的侵略和残害,才会奋起反抗攻打汉朝。难怪网民们管此片叫《大造谣》。
  我们民族的光辉正在被诽谤所掩盖,而各种莫须有的“劣根性”却一个接一个地扣上来。这就是在逆向种族主义灌输下,XX文学和影视的精神自虐情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7 03: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南京!南京!》,比较郁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7 03: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影视剧总是喜欢发掘日本侵略者的人性,在极力淡化的屠戮背景下,努力突出某个良心未泯的日本兵内心的挣扎,以及强调日本人自身在这场战争中的损失。真神奇,受害者为施暴者辩护。就是这种惺惺作态的伪人道主义,矫揉造作的文艺腔,自以为伟大、有高度的视角,令人反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7 03: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剧情不是偶然。中国一贯的宣传都在有意无意地灌输一种思想:日本人也是人,人家在屠杀中国人的时候,内心也是无比纠结的,人家看到生灵涂炭,同样是痛苦的,他们的本质是善良的,被卷入这场战争自己也很无奈。
  我们对这种论调并不陌生,从小就在学校、电视等正规渠道被灌输:日本人民是善良友好的,作恶的是少数军国主义者。日本人自己也是战争受害者。哈哈……日本人真幸福,遇到这么善解人意的羔羊。只是不知他们自己是否认同这种论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7 03: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片中没有拍对平民的大屠杀,杀人被表现为消灭城中残余的中国军队,以及消灭藏匿在难民营中的中国伤兵。就算导演想表现的是大屠杀背景下的一个缩影,但是这种叙事方式很明显是在把观众的视点往沟里带,让人觉得日军只是在做战争中应该做的事,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对,打仗么,不就是消灭敌军?战胜了,不就是欺负对方,满足己方需要?事实上,南京大屠杀的罪恶之处是对30万手无寸铁的降兵和无辜平民进行惨无人道的虐杀,他们不是迫于无奈,不是例行公事,他们乐此不疲,以此为荣。这是对文明的摧残,对人性的践踏,但是这些在本片中都没有找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7 03: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南京!南京!》,比较郁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7 03: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借用当时一个朋友的回帖:“努力发掘日本人的人性光辉,拿着放大镜寻找中国人的劣根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7 03: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顶顶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27 03: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对,中国人太喜欢YY,不过你似乎发错版了,而且也不是新片,早被批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