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原泣学习题答案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0 | 2013-3-6 19: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邴原泣学《初潭集-卷十二》 《初潭集》·十二卷(内府藏本)明李贽撰。贽有《九正易因》,已著录。此乃所集说部,分类凡五:曰夫妇,曰父子,曰兄弟,曰君臣,曰朋友。每类之中又各有子目,皆杂采古人事迹,加以评语。其名曰初潭者,言落发龙潭时即纂此书,故以为名。大抵主儒、释合一之说。狂诞谬戾,虽粗识字义者皆知其妄,而明季乃盛行其书,当时人心风俗之败坏,亦大概可睹矣。[编辑本段]导读邴原,三国时人,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与名士,与管宁、华歆等称“辽东三杰”。其在幼年丧父、生活极度贫困的情况下仍立志学习文化知识,最终感动了书塾里的教师,成就了一则学与教的佳话。[编辑本段]原文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久之,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编辑本段]译文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孩子,你为什么哭泣?”邴原答道:“失去父亲的人容易悲哀,贫穷的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有亲人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有父亲,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了一会,说:“你想要读书,就去读吧!”邴原说:“(我)没有钱交学费。”老师说:“你如果立志读书,我可以免费教你,不收学费。”于是邴原开始学习。只一个冬天,就能背诵《孝经》和《论语》。[编辑本段]词语解释少孤:自幼丧父。过:经过。书舍:书塾。亲:父母亲,即亲戚。愿:羡慕。中心:内心里。恻:心中悲伤。苟:如果,要是。徒:白白地,此处指免费上学。资:学费。就书:上书塾(读书)。得:能够。欲书可耳:想读书的愿望可以这么强烈。恻然:怜悯、同情的样子。孤:指失去父亲的孩子[编辑本段]【启示】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习他贫不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和他在学习上刻苦勤奋的精神。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他免收邴原的学费,为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3-3-6 19: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邴原泣学《初潭集-卷十二》 《初潭集》·十二卷(内府藏本)明李贽撰。贽有《九正易因》,已著录。此乃所集说部,分类凡五:曰夫妇,曰父子,曰兄弟,曰君臣,曰朋友。每类之中又各有子目,皆杂采古人事迹,加以评语。其名曰初潭者,言落发龙潭时即纂此书,故以为名。大抵主儒、释合一之说。狂诞谬戾,虽粗识字义者皆知其妄,而明季乃盛行其书,当时人心风俗之败坏,亦大概可睹矣。[编辑本段]导读邴原,三国时人,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与名士,与管宁、华歆等称“辽东三杰”。其在幼年丧父、生活极度贫困的情况下仍立志学习文化知识,最终感动了书塾里的教师,成就了一则学与教的佳话。[编辑本段]原文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久之,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编辑本段]译文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孩子,你为什么哭泣?”邴原答道:“失去父亲的人容易悲哀,贫穷的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有亲人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有父亲,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了一会,说:“你想要读书,就去读吧!”邴原说:“(我)没有钱交学费。”老师说:“你如果立志读书,我可以免费教你,不收学费。”于是邴原开始学习。只一个冬天,就能背诵《孝经》和《论语》。[编辑本段]词语解释少孤:自幼丧父。过:经过。书舍:书塾。亲:父母亲,即亲戚。愿:羡慕。中心:内心里。恻:心中悲伤。苟:如果,要是。徒:白白地,此处指免费上学。资:学费。就书:上书塾(读书)。得:能够。欲书可耳:想读书的愿望可以这么强烈。恻然:怜悯、同情的样子。孤:指失去父亲的孩子[编辑本段]【启示】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习他贫不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和他在学习上刻苦勤奋的精神。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他免收邴原的学费,为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3-3-6 19: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邴原泣学《初潭集-卷十二》 《初潭集》·十二卷(内府藏本)明李贽撰。贽有《九正易因》,已著录。此乃所集说部,分类凡五:曰夫妇,曰父子,曰兄弟,曰君臣,曰朋友。每类之中又各有子目,皆杂采古人事迹,加以评语。其名曰初潭者,言落发龙潭时即纂此书,故以为名。大抵主儒、释合一之说。狂诞谬戾,虽粗识字义者皆知其妄,而明季乃盛行其书,当时人心风俗之败坏,亦大概可睹矣。[编辑本段]导读邴原,三国时人,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与名士,与管宁、华歆等称“辽东三杰”。其在幼年丧父、生活极度贫困的情况下仍立志学习文化知识,最终感动了书塾里的教师,成就了一则学与教的佳话。[编辑本段]原文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久之,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编辑本段]译文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孩子,你为什么哭泣?”邴原答道:“失去父亲的人容易悲哀,贫穷的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有亲人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有父亲,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了一会,说:“你想要读书,就去读吧!”邴原说:“(我)没有钱交学费。”老师说:“你如果立志读书,我可以免费教你,不收学费。”于是邴原开始学习。只一个冬天,就能背诵《孝经》和《论语》。[编辑本段]词语解释少孤:自幼丧父。过:经过。书舍:书塾。亲:父母亲,即亲戚。愿:羡慕。中心:内心里。恻:心中悲伤。苟:如果,要是。徒:白白地,此处指免费上学。资:学费。就书:上书塾(读书)。得:能够。欲书可耳:想读书的愿望可以这么强烈。恻然:怜悯、同情的样子。孤:指失去父亲的孩子[编辑本段]【启示】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习他贫不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和他在学习上刻苦勤奋的精神。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他免收邴原的学费,为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3-3-6 19: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邴原泣学《初潭集-卷十二》 《初潭集》·十二卷(内府藏本)明李贽撰。贽有《九正易因》,已著录。此乃所集说部,分类凡五:曰夫妇,曰父子,曰兄弟,曰君臣,曰朋友。每类之中又各有子目,皆杂采古人事迹,加以评语。其名曰初潭者,言落发龙潭时即纂此书,故以为名。大抵主儒、释合一之说。狂诞谬戾,虽粗识字义者皆知其妄,而明季乃盛行其书,当时人心风俗之败坏,亦大概可睹矣。[编辑本段]导读邴原,三国时人,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与名士,与管宁、华歆等称“辽东三杰”。其在幼年丧父、生活极度贫困的情况下仍立志学习文化知识,最终感动了书塾里的教师,成就了一则学与教的佳话。[编辑本段]原文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久之,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编辑本段]译文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孩子,你为什么哭泣?”邴原答道:“失去父亲的人容易悲哀,贫穷的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有亲人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有父亲,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了一会,说:“你想要读书,就去读吧!”邴原说:“(我)没有钱交学费。”老师说:“你如果立志读书,我可以免费教你,不收学费。”于是邴原开始学习。只一个冬天,就能背诵《孝经》和《论语》。[编辑本段]词语解释少孤:自幼丧父。过:经过。书舍:书塾。亲:父母亲,即亲戚。愿:羡慕。中心:内心里。恻:心中悲伤。苟:如果,要是。徒:白白地,此处指免费上学。资:学费。就书:上书塾(读书)。得:能够。欲书可耳:想读书的愿望可以这么强烈。恻然:怜悯、同情的样子。孤:指失去父亲的孩子[编辑本段]【启示】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习他贫不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和他在学习上刻苦勤奋的精神。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他免收邴原的学费,为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魅力。能够,得到,白白地,只是
孤儿容易悲哀,贫穷的人容易伤感
一来羡慕他们不是孤儿,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
你如果立志读书,我愿意白教你,不收学费。
为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
学习他贫不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和他在学习上刻苦勤奋的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3-3-6 19: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邴原泣学1.①能够 ②得到 ③白白地 ④只是 2.①狐儿容易悲哀,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 ②你如果立志读书,我愿意白教你,不收学费。 3.为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 4.学习他贫不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和他在学习上刻苦勤奋的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3-3-6 19: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得:能够。徒:白白地,此处指免费上学。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习他贫不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和他在学习上刻苦勤奋的精神。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他免收邴原的学费,为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3-3-6 19: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想:向邴原学习他贫不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和他在学习上刻苦勤奋的精神。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为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3-3-6 19: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邴原从小就失去父亲,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就小声哭起来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孩子,你为什么哭泣?”邴原答道:“失去父亲的人容易伤心,贫穷的人容易伤感。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有父亲,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到悲伤,所以小声哭泣罢了。”老师怜悯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说:“我没有钱支付学费。”老师说:“孩子你如果有志向,我将免费传授你知识,不要学费。”于是邴原就开始读书。只过了一个冬天,就已能背诵《孝经》和《论语》。邴原戒酒
邴原①旧能饮酒,自行②之后,八九年间,酒不向口,单步负笈,苦身持力③,至陈留④则师韩子助,颖川则宗陈仲弓,汝南则交范孟博,涿郡则亲卢子干。临别,师友以原不饮酒,会米肉送原。原曰:“本能饮酒,但以荒思废业,故断之耳。今当远别,因见贶饯,可一饮宴。”于是共坐饮酒,终日不醉。
(选自《三国志·魏书·邴原传》注引)
[注释]①邴(bǐng)原:三国时魏国人。②自行:此指出门游学。③苦身持力:凭体力支撑着疲乏的身体。④陈留: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⑤贶(kuàng):赐与。
[文言知识]
互文见义。它是一种文字表达方法。《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其中“受任”与“奉命”、“际”与“闾”都是同义的词或词组,作者交叉运用,使句子有变化,这就叫“互文见义”。上文“至陈留则师……,颖川则宗……,汝南则交……,涿郡则亲……”,其中“师”与“宗”同义,“交”与“亲”同义,它们也属互文见义。又,《过秦 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之心。”其中“席卷”、“包举”、“囊括”、“并吞”为互文见义,同时,“天下”、“宇内”、“四海”、“八荒”也是互文见义现象。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会
②耳 2.翻译:①单步负笈
②但以荒思废业 3.“因见贶饯”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因为看见赐与酒席; ②乘着给我饯行的机会; ③因为你们赐我钱; ④乘着这次最后的见面跟大家吃一顿。 4.理解:文章为什么在最后要强调“终日不醉”? 答案:1.①聚集②了2.①背着书箱步行;②只怕因此荒废学业。3.②4.说明邴在是能喝酒而且喜欢饮酒的人,不喝是强制自己。好就请赞同一下。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3-3-6 19: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愿意教邴原的原因是什么?参考资料:文中

已赞过已踩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3-3-6 19: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编辑本段原文《初潭集》原版本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节选自明·礼赞《初潭集》)文言文启蒙读本版本  邴原,三国时魏人也。数岁时,过书舍,闻琅琅声,遂不禁而泣。师曰:“童子何以泣?”原曰:“凡得入舍而学者,有亲也。”师问何故,原曰:“吾少而孤。一则羡其不孤,二则慕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久之,曰:“苟欲学,不须资也。”原于是入舍就学,卒成国士。(据《初潭集》改写)编辑本段释义词组释义  1.书舍:私塾。   2.中心:内心里。   3.恻然:忧伤的样子。   4.国士:国家杰出的人才。   5.就学:开始学习文字释义  1.孤:小时候失去父亲 。   2.过:经过。   4.泣:小声哭。   5.何以:为什么。   6.亲:父母。   7.羡:羡慕。   8.其:他们,指代书舍里的学生。   9.得:能够。   10.感:伤感。   11.伤:悲哀。   13.苟:如果,要是。   14.愿:仰慕。   15.书:学习。   16.徒:白白的,此处指不收费。   17. 资:费用。   18.遂:就。   19. 卒:终于是。   20.诵:背诵。   21.就:靠近,此处指就书,即上学。   22.过:经过。   23. 凡:凡是。   24.以:用。   25.苟:如果。编辑本段译文第一个版本  邴原从小就失去父亲,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就小声哭起来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孩子,你为什么哭泣?”邴原答道:“失去父亲的人容易伤心,贫穷的人容易伤感。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有父亲,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到悲伤,所以小声哭泣罢了。”老师怜悯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说:“我没有钱支付学费。”老师说:“孩子你如果有志向,我将免费传授你知识,不要学费。”于是邴原就开始读书。只过了一个冬天,就已能背诵《孝经》和《论语》。第二个版本  邴(bǐng)原是三国魏国人。小时候,经过学堂,听到琅琅的读书声,便忍不住哭泣。老师说:“你为什么哭啊?”他说:“凡是能入学堂学习的人,都有父亲。”老师询问他的缘故,邴原说:“我少年时就失去了父亲。第一羡慕他们没有失去父亲,第二羡慕他们能够学习,内心十分悲痛伤心,所以哭泣罢了。”老师哀伤良久,说:“如果你愿意学习,不需要学费。”邴原于是进入学堂学习,最终便成了国家杰出的人才。编辑本段出处  邴原泣学《初潭集-卷十二》   《初潭集》·十二卷(内府藏本)   明李贽撰。贽有《诸葛三集》已著录。此乃所集说部,分类凡五:曰夫妇,曰父子,曰兄弟,曰君臣,曰朋友。每类之中又各有子目,皆杂采古人事迹,加以评语。其名曰初潭者,言落发龙潭时即纂此书,故以编辑本段导读  邴原,三国时人,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与名士,与管宁、华歆等称“辽东三杰”。其在幼年丧父、生活极度贫困的情况下仍立志学习文化知识,最终感动了书塾里的教师,成就了一则学与教的佳话。一个“泣”字写出了邴原强烈的求学欲望。编辑本段启示  我们要好学,并且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编辑本段邴原其人  字:根矩   号:一龙之龙腹   籍贯:青州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东]   官职:五官将长史   终属 :魏   子女 :邴氏 原十一而丧父,家贫,早孤。   少与管宁俱以操尚称,州府辟命皆不就。   黄巾起,原将家属入海,住郁洲山中。   时孔融为北海相,举原有道。原以黄巾方盛,遂至辽东,与同郡刘政俱有勇略雄气。   后得归,太祖辟为司空掾。原女早亡,时太祖爱子仓舒亦没,太祖欲求合葬,原辞曰:“合葬,非礼也。原之所以自容於明公,公之所以待原者,以能守训典而不易也。若听明公之命,则是凡庸也,明公焉以为哉?”太祖乃止,徙署丞相徵事。   汉建安十五年[公元二一零年]   初置徵事二人,原与平原王烈俱以选补。   代凉茂为五官将长史,闭门自守,非公事不出。   太祖征吴,原从行,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