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文)对比台湾和北京发现奇怪现象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1 | 2015-2-8 1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从台北回到北京,坐在出租车上离开机场时,我几乎是忍不住,立刻发了条微信朋友圈:回到尘嚣滚滚,麻辣滚烫的北京。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从北京到台北的桃园机场,一路办入境、取行李、等同事去买台湾的电话卡,没有半点不适,也基本没有什么情绪;反倒是回了北京,刚到机场,扑面而来的人和事:板着脸让人胆战心惊的工作人员、推搡的人群、不耐烦的出租司机……一切都在热辣滚烫的,刺激你身心紧绷、情绪慨然,甚至总让你觉得,这是你第一次来到陌生的地方。
这完全是颠了倒!要知道,我在北京已经住了大半年,在大陆生活了已经整整24年,除了去台湾,从未踏出这片土地。
虽然老早以前就不断从各种信息知道,对大陆人来说,台湾不会带来任何不适感。但在回来后的回想中,还是觉得这种熟悉过于无缝对接了。
从桃园机场到台北市区的路上,一路郁郁山色,同大陆北方是迥然相异的冬日情景,但是再往前,高速路两边开始出现楼房,样式普通、低矮、旧、逼仄,挂满各种招牌和广告牌,招牌上是繁体字,但是认起来不会有什么困难,"xx面线","男士理发”,“x牌洗发水”一类的名称……是在大陆任何地方都会看到的广告和店铺的样式、形态,甚至你一看到就能想象出里面是什么样子,了然于心。
所以从高速路的车上来看,台北简直和任何一个还没被雾霾侵袭的湿润的内地南方二三线小城市没有什么区别。
只有走在市区的时候,才会有一点点的不一样。路边的小店铺如有空位总是放着花草绿植,并且这些花草绿植都干干净净,没有因为汽车飞驰而过,沾上从水氹里溅起来的泥浆;街道很窄,路上总是塞满小轿车和标志性的机车,轰轰隆隆而过,但是没有四处鸣喇叭的那种刺耳尖叫;路边摊的摊主都热情而活泼,在自己的推车上打夸张的稀奇古怪的广告语,看见人就满脸兴奋,而在北京,你几乎能在所有的路边摊摊主脸上看出一股瑟缩和悲苦之情,虽然他们的推车上也花花绿绿……
更大的不一样是在101上面发现的。登上101大楼的时候,是晚上7点多,已经在台湾呆了两天半,不能走到露天观景台,只能在86到88几层楼之间室内空间往外看。室外有小雨,能见度不好,台北的高楼不多,下面一片闪烁的光芒只是氤氤氲氲地散漫铺向远方,呈现出一种平淡无奇的水平线条,远不如上海或者重庆夜景里那种3D实景般的华丽奇幻。

绕着86层的玻璃走了一圈,百无聊赖,因为是团队,只能坐在那儿等,终于下楼的时候感觉心情轻松愉快,唯独觉得新鲜的是电梯,号称全亚洲最快,果然名不虚传,86楼,眨眼就到,耳朵有受压迫的鸣叫,但这也仅仅只是旅程的小点心,带来可有可无的小快感。
反倒是站在上面的时候我总想起北京,很多次坐晚点班车回家的时候,站在地铁13号线和5号线交汇站外的人行天桥下,我都忍不住想要拍照。那里总是人群涌涌,街边摊一串连着一串,地铁从灯火通明的地铁站飞驰而过,卸下潮水一样拥挤的人群,又带走另一波潮水。
台北是让人愉悦的城市,身在其间,吃吃小吃, 拍拍花草树木,为每一间小店铺里精心布置的装饰叹赏不已,这种愉悦简直到了这种程度,让人思维慵懒,情绪安和,不用知道天光几何。而北京,你只需要站在任何一个地方,就能听见这座庞然大物般的城市在一个可能翻转历史的大时代里那种巨大的脉搏跳动声,令人恐惧又向往。
所以,最后我自己得出的结论是,花100元人民币在101上面感受到的俯瞰城邦万人的慨然和心胸激荡甚至还不如在北京任何一座人行天桥上多。

因为公务原因,虽然从台北一路经新竹,南投一直走到最南端的高雄,但其实整个行程真正接触台湾社会的机会并不多。倒是公务过程中会接触到一些人,觉得很有趣。
我们去茶农自己做的私人博物馆、去日月潭老茶厂、去有zf背景的手工艺研发中心,去中台山禅寺,在每一个地方都受到了非常热情的欢迎,不是隆重,而是热情,这种热情是透过人对自己工作的热爱、教养和举手投足不经意散发出来的,让人感觉宾至如归,他为你讲解,是因为你这个单独的人有一些特别的特性值得他为你讲解,而不是因为你在某种潜规则或权利体系下占有随时可被替换掉的一环。
这种妥帖甚至让团队中有人觉得是因为自己走了特殊通道所以才有了一些看到不一样东西的特权。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这些景点要么是商业性质的,要么是全面开放性质的,只要有团队对接或者预约,就可以享受类似服务,并没有特权的影子。而让人并没有享受到特权而感受到特殊礼遇,这是一种了不起的本领,也是大陆人许久不曾有过的经验。
更加重要的是,这种热情会给事物本身带去光环。我们去了一座膨风茶博物馆,膨风茶是新竹山区的一种特茶,博物馆是当地一位茶老板自己开设, 以博物馆的规格陈设了一些采茶制茶的基本设施,布置得中规中矩,就像内地无数个被湮没在寂寞时光里的各种展览厅堂一样,如果没有人引领,会显得乏味而无趣。参观完之后的体验活动环节,是作为景点旅游项目开发的,还有象征性的颁奖,所授塑料花环和佩带粗劣恶俗,不会比广场大妈们的品味好到哪里去。
即便如此,据我观察,在整个环节中绝大多数人却都是尽兴而归的,会觉得这个景点真棒、这种茶真好、参加这里的体验项目真了不起。在随后的几个地方也几乎都是类似的体验,怪不得以前有台湾同学去少林寺,看到唐宋时代的名人碑帖被随意放置,蒙上厚厚的灰尘简直大吃一惊。
想起以前看日本作家冈本加奈子写一个神厨做饭,萝卜块、萝卜条、萝卜丝分别下水煮火锅,以刀工、时间和火候把控成就无敌美味,我看的时候哑然失笑,心想,无论刀工、时间、火候怎样把控,萝卜它终究只是萝卜啊,何况清水煮萝卜。在中国人的厨艺谱系里,红楼梦里一只茄子用20只鸡来配才能真正好意思说手艺。
但在台湾,我猛然明白了这种日本厨艺的精髓,那是一种全神贯注在螺丝壳里做道场的心意,全然不同于物产丰富的大陆强调数量的豪气干云。在这两种态度下一件普通物事能带给人的愉悦感是完全不同的。

在我身边,几乎所有去过台湾的大陆人都会说,台湾才是中国该有的样子,有着一个现代文明城市该有的整洁、礼貌、秩序、便捷,也藉由语言、风俗、食物等最多地葆有了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它们交相汇合,成为一种全社会的整体教养,拥有一种血肉丰富的自然体面。
但也正因为如此,我总对部分人因为台湾而对大陆大加挞伐的言辞略有不适,虽然我自己的****和文化谱系都偏向自由主义非常多。这种挞伐包括多方面,从民主、****、社会文明程度到个人教养,对比台湾,几乎都能找到让大陆羞愧的地方。
我的不适可能部分来自于面对台湾高得多的社会素养的本能自我辩护,但更多地来自于我觉得这样简单的对比挞伐非常粗暴且不能说明任何问题,除非仅仅只是为了炫耀自己的见识。
我的意思不是说应该“辩证看待”或者“历史成因”之类的,那是****家或者社会学家的课题,而是想说这种对比里面情感太少。且不说简单对比下的台湾会被略去许多真正品格,而一个不被全面看待的台湾很难说得到了真正的颂扬。
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台湾并非异质文明,也绝非天生如此,大陆当前所经历的总总不合理之处部分也曾在台湾上演,况且大陆所面临的是更壮阔的历史转折,这里的13亿人当中的绝大多数都和几十年前的台湾人一样心向更好的生活,如果它仅仅只是在表面的对比下就被嫌怨地挞伐,那么台湾的美好大概也不过是被用来充当门面的借口,并没有被设定成可以和应该更加美好。
事实上,在台湾8天,我总共只发了一条朋友圈,是在一家饭店里看到两只表情怪萌的石狮子,觉得搞笑,顺手拍了图就发了,仅仅只是好玩,不带有任何台湾的特征,即使我在大陆的其它任何一个地方看到也会发。
除此之外,我不觉得有什么非说不可的话和必须要分享的画面。我只在台湾呆了几天,浮光掠影都不算,正如故乡总是最难形容和对比的那样,对我来说,第一眼见到就如大陆文化镜像体般熟悉但终归是陌生的台湾也是难以形容和对比的。
惟愿它好。
(来源:嘉木的博客http://blog.ifeng.com/article/3497957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5-2-8 1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