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保护少数民族语言

[复制链接]
查看19 | 回复19 | 2021-3-8 08: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谈如何保护少数民族语言
前几年看到《参考消息》里有一篇文章,大意是说东北某村有36个人讲满语,最年轻的已年过四十,36个,这已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讲满语的总人数了。当时看完那篇文章,我感到无比地心痛,想到我们所讲的壮话,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也要像现在的满族语这样濒临消亡了。

我在别的文章说过,当代的少数民族汉化表现为城市化,以我家为例,我爱人的母语是百色粤方言,同时会讲玉林方言,而我的母语是靖西壮话(应属南壮),夫妇俩在家里讲普通话,小孩的母语即为普通话,他普通话讲得比我们两个都准,虽然在民族成分上他仍为壮族,但已经不会讲壮话。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增加,不同地域的人因语言不同,平时与外地人交往时只能说普通话,随着人口异地交流渐多,人们交往时讲普通话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因此现在广西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县城里(或大镇里),普通话或桂柳官话(都是汉话)逐渐成为人们的共用语言,少数民族语言日渐势衰。我想,如果再这样下去,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将来讲少数民族语言的人会越来越少,就像本文开头提到的满族同胞一样。

以靖西为例,本人是地道的靖西人,目前在外地工作,每年都回老家几次。二十年前,我还在读初三,上课的老师同时用普通话和壮话上课(双语教学哦),那时在靖西县城,讲普通话的主要有两种人,一是驻军及家属,二是外地商人,但这些人都不多,其中有部分人在靖西住久了还会讲靖西壮话,说明那时在靖西县城,靖西本地壮话还占绝对优势。十年后,即1999年,靖西中学里到处都有“请讲普通话”的提示,我那时已经工作,回老家时经过县城,车站附近的快餐店老板先用靖西壮话招呼我吃饭,要是不见我“有反应”,他们马上会用普通话再招呼一次。今年再回老家,过县城时,很多店铺的老板开口就用普通话招呼我(从外观看,我长着标准的壮人样)。我以前读书时,上到小学五年级才习惯用普通话回答问题,而现在的小朋友,从上幼儿园起,都是讲普通话了,现在靖西的幼儿园还是“双语”教学,城镇小学课堂上已经基本都用普通话,不知道十年后是不是连幼儿园也不再讲壮话,真到那时,靖西的壮族小朋友也都以普通话为母语了。也许真的过不了多久,《参考消息》又有一则消息——《目前世界上只有36人会讲×语》!

靖西壮族人讲普通话日渐增多,其原因大致如下:

一是异地人口流动增加和城市化共同作用造成的必然结果。二是外地游客来靖西旅游人数迅速增长,景区附近的壮民已逐步习惯讲普通话。三是国家推广使用普通话,学校的日常教学也逐渐普通话化。第四,“农耕语言”无法完整表达工业社会的新事物,这是靖西本地壮话逐渐消亡的根本原因。产生于原始社会的靖西本地壮话,经过农耕社会的长期发展已经成熟、定型(其日常生活所用的词汇量不会比汉语少),在向全新的工业社会过渡中壮区科技、文化发展滞后,多数新词只能借用外族业已成熟的新词音译,表达方式也逐渐向外族靠拢,此时即便壮民们仍用壮语来说话,但语句中汉语的成分会越来越多。我想,世界上很多少数族裔的语言,其逐渐消亡也基于这样的原因。

人类保有语言多样性的好处,我在此就不再多说了,大家都应该知道并认可。我主要想探究如何保持这语言的多样性。当然,世界上有两千多种语言那么多,我不可能泛泛而谈,因此也只选择咱广西少数民族的语言保护来“以小看大”吧。保持语言多样性,就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而言,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保护好现有的少数民族语言。本人在此就如何保护现有的少数民族语言,提出一些见解,今罗列如下:

第一,以国际音标拼注无文字的少数民族语音。以靖西县为例,该县居民普遍讲南路壮话,与武鸣壮话有极大区别,以前广西电视台的壮语新闻多数靖西壮人是听不懂的。80年代壮文学校兴起的时候也曾有不少人学习壮文,但在靖西毫无根基的壮文及其传播的主要机构——壮校,最终都销声匿迹,这说明,在“汉文盲”已基本扫清的时候,壮文也“不可否认”地失去了她在靖西存在的意义。靖西有一种壮剧,叫“采茶戏”,其唱本几乎都用汉字来表音、记录歌词和台词,这正好说明武鸣壮语在靖西无存在之必要。事实上,汉字也无法准确地对靖西壮话进行表音,因此用国际音标来标注少数民族的无文字语言尤为重要。我个人认为,幸好当初大多数人都不学壮文,否则壮文推广的结果,必使壮话多样性受到摧残,这对非北壮语系少数民族语言来说,无异于一场浩劫。

第二,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开设国际音标课程,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国际音标教育。现在,以靖西为例,农村小学日常教学仍然是壮话和普通话并用,对孩子从小进行国际音标教育可让孩子较早掌握壮话拼注,而现在很多靖西本地壮族的民间传说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在小学开设国际音标课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参与记载自己民族的传说、谚语和民俗,这样,即使几百年后真要是没有人会讲靖西壮话了,后人仍然可以借注音文字的记载学会“古代的靖西壮话”。这个工作要赶快做,否则不久以后也许小朋友也不会讲壮话了。

第三,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民族语言保护区。各县区可根据本地情况,划出大小不一的“××民族语言保护区”,规定在该区内提倡使用该少数民族语言,如有外地游客进入,可聘当地人作翻译(会说普通话的当地人都会壮汉翻译)。以靖西为例,可以在旧州街、鹅泉村及县城农贸市场一带设立南壮语言保护区,在保护区里提倡使用靖西壮话,但附近的小学不宜划入保护区,因为上课时“双语”教学仍需使用普通话。

第四,在县一级成立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和发展的专门机构,该机构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整理从外族音译过来的新词,并对这些新词进行规范、标注和记录。成立这样的机构时可先考虑将那些熟练掌握国际音标和壮话的语言工作者作为机构的班底,再吸收一些热心的会讲壮话的退休老人作为志愿者,大家齐心协力为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而努力。

以上愚见,希望自治区相关领导能够看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3-8 08: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叽哩咕噜地没人听得懂的壮语没有保护的必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3-8 08: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唉,都是这样的。我父母对话是说壮话。我完全能听得懂壮话,也会说一些,但久不张口,明白意思就是说不出来。偶尔回一趟老家,乡亲们说我的壮话象英语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3-8 08: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一统是历史必然,不为个人意志所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3-8 08: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3-8 08: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作者: lkhgy6rt叽哩咕噜地没人听得懂的壮语没有保护的必要。


哈哈!听到那些说壮话的吵架叽叽哇哇的,笑到肚子都痛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3-8 08: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主任黄行认为,中国政府虽然为保护少数民族语言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却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些语言消失的趋势。他说:“国家要发展、要统一、要稳定,要现代化,这个大目标是不能变的。所以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地方化,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方言的保护不可能有一个很好的效果。他只能相对延缓语言消失的时间和速度。但是总体的趋势和方向是不可改变的。这是一个非常遗憾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3-8 08: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认为,推广50年代"创造"的拼音壮文已经没有社会需要.保持现有各地不同壮话的办法,只能是用国际音标对之进行拼注,并以壮汉互译方式记录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3-8 08: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作者: 马特首我个人认为,推广50年代"创造"的拼音壮文已经没有社会需要.保持现有各地不同壮话的办法,只能是用国际音标对之进行拼注,并以壮汉互译方式记录下来.


壮话变化太多。都不知道哪里是正宗的壮话。河池与来宾,合山宜州,我能听得懂。武鸣以南我就听不懂了。不过百色那边的壮话,也听得懂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3-8 08: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作者: lkhgy6rt叽哩咕噜地没人听得懂的壮语没有保护的必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