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集《万卷楼》用情景喜剧推广国学是否靠谱?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3-10 02: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纳兰惊梦/文
近几年国学热的走红还是让人相当欣慰,毕竟在众多人士奔走呼号要保护国学、重视国学许久之后,这份努力终于得到回报的确值得欣喜。想当初,《百家讲坛》甫一推出,大江南北风靡之势令人咋舌:易中天、于丹纷成“文化超男”、“文化超女”;《品三国》、《论语》等书籍、音像制品几乎都卖疯了。虽然如今《百家讲坛》已经略显疲态,但的确也不能否认它在推广国学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

如果说《百家讲坛》还是属于比较“正”的知识类节目的话,对准了当下的“国学热”而拍摄的《万卷楼》则是开辟了推广国学的新途径。这部号称要拍1000集的情景喜剧是借万卷楼一方宝地推销“知识”,通过私塾先生为孩童“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介绍了地方戏曲、十二生肖、四大发明、二十四节气、山水地貌、四书五经、诗辞歌赋、历史掌故、民间笑话等知识。一部情景喜剧是否成功根本上取决于语言,《万卷楼》的总编剧汪海林表示,该剧的语言很有特色,剧中人物的口头禅都带有浓烈的古文色彩,不少对白采用正话反说、反话正说以及引经据典等方式,在“之乎者也”中又穿插一些现代流行语,让人忍俊不禁。此外,《万卷楼》还加入了漫画元素营造喜剧效果。

不难看出,《万卷楼》走的是时下最对观众胃口的情景喜剧的套路——事实上不管是《家有儿女》还是《武林外传》的广受热捧,都说明了现在的观众还是吃这一套。用情景喜剧的形式来推广国学,更容易让这份原汁原味的国学大变得餐更加的新鲜美味。重要的是,《万卷楼》在国学领域深入浅出的表现形式,让国学不再束之高阁晦涩难懂。浅显易懂又不失文化含蕴的语言,不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更加喜闻乐见。

难得的是,相对时下一些情景喜剧的“为了搞笑而搞笑”编写的故事内容,《万卷楼》想要做的就是将纯粹的国学概念和文化准确传达给观众,而不是像其他古装喜剧和同类情景剧那样,充斥着恶搞和不伦不类的现代流行词语。虽然“之乎者也”和“打酱油”是穿越时空的文化碰撞,但制作方一味的为了制造笑点而恶搞也的确让许多的观众难以接受。在纳兰看来,用情景喜剧这种形式来结合国学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现在不都是在提倡快乐学习么?谁规定说教学国学就一定要一本正经一板一眼的?形式是可以创新的,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结果,当然这一切是基于不恶搞不扭曲的基础之上。只要在原则性大方向没有偏差,一切都没有问题。别说拍1000集,拍一万集我都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