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脾气虚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4 | 2015-12-19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儿童脾气虚

发病时间:不清楚
儿童脾气虚

补充说明:儿童脾气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5-12-19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程茂璐
主治医师
郑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擅长:全科
提问
折叠饮食疗法(1) 益脾饼:白术120克、干姜、鸡内金各60克、熟枣肉250克。将前三味轧细焙熟,共合枣肉,同捣为泥,作成小饼,炭火上炙干,晨起空腹,细嚼咽之。(2) 蜂蜜100~150毫升,隔水蒸熟后,于食前空腹一次服下,每日2~3次,坚持每日服用。(3) 薏米莲子粥:薏苡仁30克、莲子肉(去皮心)30克、冰糖适量。先煎苡仁,继入莲子肉,待粥成后加入冰糖,作早点食用。(4) 山药扁豆糕:鲜山药200克、扁豆50克、陈皮3克、红枣肉500克。将山药去皮切成薄片,再将枣肉切碎,共合均匀后蒸糕,做早餐食之,每次50~100克。(5) 大麦汤:羊肉100克、草果5个、大麦仁50克。羊肉切片后,与草果熬汤,过滤后用汤煮大麦仁,熬熟,加盐少许即成,亦可在滤汁后与肉同煮食之。施治要点:脾气虚的症状脾气虚的症状(一) 脾与胃互为表里,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胃降,燥湿相济,生化正常。故有曰:"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气不足,要在于益气、健脾、运脾。临证用药,以李东垣为代表,用参、芪补气,二术健运,升柴举陷,陈皮、木香理气,用之适宜,效如桴鼓。另外,由于脾虚之证与水湿关系密切,或脾虚失运,水湿内停;或寒湿困脾,脾不健运,由此在治疗时,应结合病情,参以燥湿、化湿.渗湿之品,以湿去而脾运显健。(二) 脾气虚弱常由饮食失调,或劳倦损伤,或吐泻太过所致,病属慢性,病程较长,且经治疗后,愈而复发。难于巩固,因此在健脾益气、化湿升阳治疗后,病情缓解,痛、泻。利已止,仍不可骤然停药,需常服用香砂养胃丸之类药品,调理善后,以利脾气恢复。(三) 健脾理气之品,常为辛香性味,且具发散、行气之功,如木香、厚朴、积壳、陈皮等之类,一则可疏通气机,治疗气滞诸证,另一则用之不当,又可辛散耗气,对脾胃气虑而气机不畅者,若单的使用此类药物,或用之太过,反使脾气进一步受损。因此,治疗由虚而痞满者,应以益气健脾为主,适当配合理气药,更不可滥用苦寒泻下,否则必然导致痞满加重,犯虚虚之戒。折叠针灸疗法1.针刺:取穴内关、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关元、建里等,每日或隔日针刺1次,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轮流取穴。对小儿疳积,用三棱针点刺中指第一指节掌面,以稍出血或黄包粘液为宜。4天1次,5次为1疗程。2.灸法:取穴中脘、足三里、神阙、胃俞、脾俞等。用艾条或隔姜灸,日1次。3.耳针:取交感、神门、肺、胃配十二指肠等穴。每次选2~3穴,隔日1次。折叠编辑本段护理1.保持精神愉快,避免过度疲劳、忧愁、悲伤.恐怖、紧张情绪和其他因素引起的精神上的创伤。2.饭前少用脑,吃饭要专心,饭后稍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的保暖,必要时经常在腹部戴一块棉肚兜。夏季亦不可贪凉露宿。4.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适当地作内养气功,保健操和太极拳。
2015-12-19 21:01
投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5-12-19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荣慧敏
主治医师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长征医院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儿童脾气虚治疗方法折叠内服方药脾气虚的症状脾气虚的症状1.基本方药:(1) 六君子汤:党参12克,白术、茯苓、陈皮、法半夏、炙甘草各10克。适于脾虚诸证。(2) 参苓白术散: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山药各100克;炒扁豆75克,莲子肉、薏苡仁、缩砂仁、桔梗各50克,各药共为细末,每次G克,开水或枣汤送下。适于脾气虚而挟湿诸证。2.加减变化:脘腹痞闷胀痛,恶心呕吐者,于方(1)中加木香、砂仁、藿香各8克;若泄泻而兼腹中冷痛、手足不温者,可于方(1)加炮附片6克、干姜8克;或咳嗽、痰涎较多且有呕恶、头晕者,于方(1)中加竹茹、枳壳各10克;若久咳痰多而清稀,气短乏力者,于方(1)中加炙紫菀、冬花、白前各10克;若兼见带下色白质稀量多者,可于方(2)中加苍术10克、车前子12克,泽泻10充、柴胡10克;若白带日久不止,尚可再加金樱子10克、芡实12克、煅龙牡各15克。小儿疳积,服用方(2),再加鸡内金30克,神曲、麦芽、山楂各100克,为细末,每次服3克,1日3次。
2015-12-19 21:01
投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5-12-19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闵宇涵
主治医师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儿童脾气虚病理面色恍白浮肿脾与胃表里相合,生理相关,病则相联,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气主升,胃气宜降,故脾气虚证以食欲不振,腹胀便溏为特点,而胃气虚以食少噫气,恶心呕吐为特点。脾气虚证进一步发展,可致脾阳不足,阴寒内生,成为脾阳虚证。临床表现在脾气虚证基础上,兼见脘腹疼痛而喜按喜温,肠鸣泄泻而完谷不化,口吐清涎,小便不利,畏寒肢冷等症。脾气亏虚,清阳不升,甚至陷而不举,可转化为脾气下陷证,临床表现在脾气虚证基础上,兼见久泻久痢、脱肛、崩漏、子宫脱垂、脐腹重坠等症。近年来对脾气虚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作了较多研究,发现脾气虚证往往出现消化腺反应低下,血淀粉酶、胰消化酶含量降低,木糖排泄率降低等现象。
2015-12-19 21:01
投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5-12-19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程璐忠
主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擅长:全科
提问
儿童脾气虚主要病症脾气不足,运化水谷精微功能减弱,临床以腹胀,便溏,疲乏为主要表现的证。常见于泄泻、胃脘痛、腹痛、水肿、痰饮、哮喘、痿证、小儿疳积,以及西医的慢性胃肠炎、慢性肾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脾胃同居中焦,脾胃之气统称中气,故脾气虚证属于中气不足范畴。折叠编辑本段临床表现脘腹胀满,食后为甚,口不知味,甚至不思饮食,大便溏薄,精神不振,形体消瘦,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或白,或肢体浮肿,舌淡苔白,脉缓软无力。这些表现体现了两个方面的病理变化:一为脾脏运化功能的减弱,脾失健运,精微不布,水湿内生,故纳少腹胀,便溏;脾虚失运,水湿泛滥,故肢体浮肿。二为气血生化不足,脾主四肢肌肉,脾气不足,肢体失养,故肢体倦怠;气血亏虚,中气不足,故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形体消瘦,面色萎黄。不同年龄,脾气虚证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婴幼儿童脾气虚证,多表现为消化不良,呕吐,肚腹胀大,身体消瘦,面色萎黄;年老体弱或大病久病者见脾气虚证,多表现为身体沉重,四肢无力,倦怠嗜卧,或消瘦乏力,语声低微,面色萎黄。
2015-12-19 21:01
投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