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目的的内容发生发生了什么变化?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5 | 2010-5-10 11: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鸦片战争后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近代中国的思想界经历了从“学器物”到“仿制度”、“走俄国的路”再到“走自己的路”的曲折历程。一、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1.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很久以来,西方人来华都被称为到天朝上国朝贡。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统治面临危机,而欧美列强崛起,加紧对外扩张。鸦片战争中,天朝上国被一个西方岛国打得一败涂地,使华夏鄙视远夷的传统观念受到猛烈的冲击。一些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开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在官署中设立译书馆,还仿制西方战舰,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他提倡的学习西方的“长技”主要指军事科学技术。魏源在《海国图志》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5-10 11: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制度→思想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重要历史事件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的由清朝官僚地主阶级掀起的改革,中体西用,主张保留封建制度,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以挽救民族危亡——学器物.戊戌变法:是19世纪末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的政治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辛亥革命:革命派主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5-10 11: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1: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主要学习军事技术),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果只是提出没有行动。2:以太平天国为代表的农民阶级提出的《资政新篇》,目的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结果不能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无法施行。3: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的洋务运动,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果在甲午战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5-10 11: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魏源林则徐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自强,求富。维新运动是为了救亡图存。资产阶级革命是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为了推翻三座大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10-5-10 11: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夷长技以制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