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究竟是什么?

[复制链接]
千问 | 2021-1-7 02: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纠缠
  纠缠,是对量子观察结果后的判断。
  例如:相同电子指向↑,在通过分发工具(例如, 窄缝晶格↑)后,到达测量工具↓(注意:只有定义电子↑的反面↓才能测量↑!)后,
  电子↑只有百分之五十到达。(上帝粒子,有一半不见了)。不确定性,瞬移,传输,纠缠!
  量子力学是作为一门统计学,在观察电子百分之五十到达后,用电磁学和力学方程对电子到达结果的一种统计表达方式。
  …………………………………………………………
  而道子,可轻易解释。
  首先,道子自旋不分↑↓,所谓电子↑是,人为赋予道子拥有的↑属性。
  那么,相同道子(↑↓)↑,在通过分发工具(例如, 窄缝晶格↑)后,到达测量工具↓(注意:只有定义道子↑的反面↓才能测量↑!)后,
  道子(↑↓)↑只有百分之五十到达。上帝粒子,有一半不见了?
  没有!
  是因为,在通过窄缝晶格↑时,道子作为(↑↓)对↑作出波的选择(百分之五十的分发),而不是电子↑的绝对分发。
  所以,那一半道子,事实上作为道子↓到达测量工具↓。而测量工具不会作出任何反应,同为↓。
  也就不存在,不确定性!只是,同质同性无法测量。
  ……………………………………………………
  这就是道子和量子的区别!
  那么,中国的道子力学该如何表达呢?
  我们拭目以待!
  名已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7 02: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上,道子论可对潘建伟的量子工作进行通解。
  他所谓的分发,指的是道子置备↑后的道子(↑↓)↑。
  他所谓的态,指的是分发(↑,↓,←,→,↖,↗,↙↘)。
  他所谓的衰减,指的是,对于道子(↑↓)↑的赋能后(波的)的衰减。
  他所谓的接收不过是(↑,↓,←,→,↖,↗,↙↘)的反面。
  根本不复杂,不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7 02: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岭北乌有生2019-06-30 23:29
  水不与万物争。道不和谁争?——水和万物平等,道和谁平等?
  ……………………………………………………
  刚好在三十九章,在解“一”。
  水和道的关系,就和万物和道的关系是一样的。万物有道理,道不理万物,它本来就是万物,和谁争?
  但是,水为一(具体)时,必须争,不然不能为水。
  水和万物不平等,各居其位。
  道是绝对概念,绝对意识,绝对唯一。
  以万物为刍狗。没有和道平等的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7 02: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四 十 章
  反 者 道 之 动 ﹔ 弱 者 道 之 用 。
  天 下 万 物 生 于 有 , 有 生 于 无 。
  译文:
  了解反复就了解,道的运动,了解强弱就了解,道的用途。
  天下万物生于有,而有生于无。
  …………………………………………………………
  这是老子和万物的对话。
  天下万物,推而言之:以前,花鱼鸟虫……,现在多了:手机,飞机,坦克,原子弹……
  而这些从古到今,所有的天下万物,来
  源于“一”,而这个“一”就是“人”,而人的意识相对万物来说,就是“无”。人类的个体意识在万物之间反反复复,而人类相对于万物的意识却又是“一”。这个“一”生万物,创万物,唯万物,为万物。
  当人类如果有一天,决定离开地球,宇宙,星际就是他的万物,他的自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7 02: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一 章
  上 士 闻 道 , 勤 而 行 之 ﹔
  中 士 闻 道 , 若 存 若 亡 ﹔
  下 士 闻 道 , 大 笑 之 。
  不 笑 不 足 以 为 道 。
  故 建 言 有 之 :
  明 道 若 昧 ﹔进 道 若 退 ﹔夷 道 若 颣 ﹔
  上 德 若 谷 ﹔广 德 若 不 足 ﹔
  建 德 若 偷 ﹔质 真 若 渝 ﹔
  大 白 若 辱 ﹔大 方 无 隅 ﹔
  大 器 晚 成 ﹔大 音 希 声 ﹔
  大 象 无 形 ﹔道 隐 无 名 。
  夫 唯 道 , 善 贷 且 成 。
  译文:
  上等士听了道的原理,勤奋去实行;
  中等士听了道的原理,将信将疑;
  下等士听了道的原理,会哈哈大笑。
  道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称其为道了。
  所以,如果可以建议的话,那就是:
  光明的道好似暗昧;
  前进的道好似后退;
  平坦的道好似崎岖;
  崇高的德好似峡谷;
  广泛的德好像不足;
  建立自己的德,好似瞒着别人;
  通过质疑求真,好像混浊未开。
  最清楚明亮的东西,反而像含有污垢;
  最大而有边角的东西,反而像没有棱角;
  铸造越大的器皿,反而越晚成型。
  最大的声响,反而好像听不清;
  最大的形象,反而好像没有形。
  而“道”呢?隐而无名。
  只有“道”,善于结予帮助,也就慢慢的成就了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7 02: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四 十 二 章
  道 生 一 , 一 生 二 , 二 生 三 , 三 生 万 物 。
  万 物 负 阴 而 抱 阳 , 冲 气 以 为 和 。
  人 之 所 恶 , 唯 孤 、 寡 、 不 谷 , 而 王 公 以 为 称 。
  故 物 或 损 之 而 益 , 或 益 之 而 损 。
  人 之 所 教 , 我 亦 教 之 。
  强 梁 者 不 得 其 死 , 吾 将 以 为 教 父 。
  译文:
  通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就可以得到,三生万物的逻辑。
  同时,万物都是有阴和阳的,因果辩证关系;通过,因果辩证关系的统一,万物就可以得到各自的确立。
  人们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但王公们却用这些字来称呼自己。
  所以,一切事物,如果减损它,而它却反而得到增益;如果增益它,而它却反而得到减损。
  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会这样去教导别人。
  强行认为自己是栋梁之材的人,不知道自己会怎样死的。
  我将把这句话当作教导别人的宗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7 02: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放到这里。刚才在观网和环球吵架用的。
  孔老二的不死之身?东拉西扯证明自己不朽?连《资治通鉴》那本(皇)黄书都搬出来了,没用的。
  好好学习中国文化优秀的那一面,腐朽思想还是扔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7 02: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放这里
  日本人退群,捕鲸;就能很好的解释 ,中国媒体的话语权问题。本来这时可以从任何人性的角度,历史上日本人非理性,残暴性,君主立宪制,封建性,奴性来好好教育中国人和日本人。
  可中国媒体选择性失明!而日本人就一个烟头就能分析中国人的奴性,落后,制度,人种,文化!
  中国媒体还要话语权干什么?
  不就是日本人的传声筒吗?这篇文章的意义又在哪里呢?人民和百姓必须要区分好,不然会被某些所谓公知滥用!我们是老百姓,没有话语权,只有被教育的,被治理,被话语的权力!
  人民是有所有的权力的,为什么,人民不发声!
  人民和百姓的垃圾性原理,轻而易举的解释了!
  而人民越分就越无能!变成百姓!
  西方的市民是有话语权的,中国的市民是翻译外文,而中国的市民是没有话语权的,也就是市百姓!
  其实中国媒体攻击外国媒体的时候运用人民和百姓的区别就可以解决,因为我们没移民,殖民。如果他代表人民就攻击他殖民,如果他代表百姓就赞美他,因为百姓都是一样的。这也是道之用。
  话语权,本来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搞那么复杂干什么?
  孔老二的不死之身?东拉西扯证明自己不朽?连《资治通鉴》那本(皇)黄书都搬出来了,没用的。
  好好学习中国文化优秀的那一面,腐朽思想还是扔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7 02: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
  好了,回到四十二章。
  也可以这样解: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 万物。这是逻辑。
  万物负阴而抱阳 。这是辩证。但是,为阴为阳需要“一”,同时这个”一”有相互转化的趋势。
  冲气以为和。这是统一“同意”。
  气现在可以理解为自然力,目前已知的万物有四种自然力,引力,强核力,弱核力,电磁力。
  万物产生自然力,同时服从自然力,从而确定万物自己。
  如果做不到,那么不能物,万物将摧毁吸收,不会存在。所以,必须和,才能和,才能阳,才能阴,才能三,才能二,才能一。
  当然,如果可以立体理解,更为妙,事实上万物是运动的,同时的。(同是的,同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千问 | 2021-1-7 02: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有个关于因果辩证的逻辑陷阱,很多人陷进去了不能自拔。
  第一个关于阴阳的因果辩证。是辩证属性。
  第二个关于自然力的因果辩证。是辩证能力。
  通过统一辩证属性和辩证能力才能为物。
  有的人又把属性和能力作为因果关来看待,来统一。
  根本就是一个大笑话。他将陷入无穷无尽的因果关系。
  犯了没有逻辑的错误,
  因为没有一,这个一指的是属性一,能力一;所以属性和能力是不能因果辩证的。
  这就是逻辑陷阱。
  …………………………………………………………
  白马非马,先秦《公孙龙子》
  “白马非马”,可乎?
  曰:可。
  曰:何哉?
  曰: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名形也。故曰: “白马非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