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女演员疑不堪网贷自杀:如何理解“逼死逻辑”?

[复制链接]
查看11 | 回复0 | 2021-1-8 02: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媒体报道,21岁舞蹈女演员疑不堪网贷自杀,死后164天手机仍被频繁催债。据悉,今年2月26日,21岁舞蹈女演员,从所租住的小区17楼窗台跳楼自杀。事后,她父亲收拾女儿遗物时发现,女儿已独自还3年网贷,首笔贷款4千元,三年后加上利息竟要还(13-17)万元,涉及多家平台,期间多次遭催收人员的谩骂和恐吓。她父亲怀疑,女儿自杀可能是受网贷所“逼”。

坦白讲,发生这样的事情,作为父母而言,自然是难以承受之痛。只是,对于女儿的死,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儿,或许并不是简单的“逼死”那么简单。在普遍的舆论认知上,“网贷”的原罪很重,“裸贷”,“肉偿”这些触目惊心的词汇,总让人感到些许愤怒。甚至,作为“暴力催贷”,也算是司空见惯。

只是,对于网贷者而言,如若能稍微理性的消费,想必也不会被“拉下水”。毕竟,如若自己还在岸上,“网贷”就不会轻易将自己拖入“深水区”。于此,在看待“逼死逻辑”上,还应该分清各自的责任。“网贷”本身,算是借贷的一种方式,本质上应该不分善恶。

但是,因一些“网贷机构”不太正规,表面上门槛低,可是实际利息却高上天,就容易将一些经济拮据者裹挟其中。而作为借贷者,因经济循环早已出现危机,自然就会越陷越深。通常而言的“拆东墙补西墙”,就是这个逻辑。所以,舞蹈女演员借贷4千,最后变成要还(13-17)万元,也是可以想象的。

从报道的即视感来看,可能舆论会因对“网贷”的厌恶,认为女演员的自杀与网贷“直接相关”。但是,回到“自杀”本身而言,还是应该厘清其中的“责任机理”。就如,女演员在跳楼自杀前,在手机里留下的一段话:“对不起,我应该是如此洒脱之人,但我还是患抑郁症,我对不起所有人”。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显然是在生活的失控后,个人精神压力太大而走上绝路。这里面,一个重要的逻辑线条是,女演员本身自尊心可能较强。当面对“暴力催贷”时,因过分担忧影响到家人,最终选择自杀。对于这一点,作为她的父母,应该还是要直面的。但是,对于“暴力催贷”而言,作为行业治理,也应该引起重视,毕竟它们属于恶的推动。

“网贷”和其它贷款最大的不同是,因行业的迅速崛起,相关秩序不完善。所以,就会导致在具体的借贷互动上,出现很大的不协调。尤其,那些对于“借贷”条款不太清楚的年轻人,很容易被卷入其中,并且短期内难以摆脱时,就会走上邪路。“裸贷和肉偿”,就是比较典型的扭曲逻辑。

普遍的认知上,可能认为“网贷”自带邪恶,就觉得只要出现“网贷纷争”,就一定全是“网贷的问题”。可事实上,对于被网贷“拉下水”的年轻人,很大程度上,自己也存在认知上的短视。作为个体来讲,在社会中生活,自己对自己的财务评估,一定要确切。而非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无酒明天死”。

这里并不是为“网贷”开脱,而是作为一件事情本身的责任划分,要有一个清晰的看待。因为,这不只是关乎一个人的生死问题,而关乎更多人对于借贷秩序的认知。所以,很多问题,最好不要“一边倒”去看待,因为,“一边倒”的时候,就意味着自己可能会放松警惕,忽视危机的存在。

说到底,“逼死”一个人的,往往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绝望,也就是过去的自己,对现在的自己不太负责任。作为年轻人,如果没有绝对的“收场能力”,最好不要“乱开场”。只可惜,很多人年轻人,在最初走上社会时,很容易误判形势。所以,一步错,步步错的情形,也就会出现很多。

就如克尔凯郭尔所认为的,从世俗的意义上说:“绝望表面上是针对某事,如丧偶,理想落空,但这只是表象而已。克尔凯郭尔告诉我们,绝望从来都是针对自己,比如我不想做自己,或者不想做现在的自己”。回到“舞蹈女演员疑不堪网贷自杀”的事件中,就是女演员因网贷的失控,让自己陷入巨大的困境。

可能就生命而言,远超(13-17)元的价值,但是,当一个人因债务而感到巨大的压力时,就可能忽视这些最基本的衡量尺度。因为,关乎个人的存在感,有尊严,有关系链。所以,很难说这是逃避,还是自我负疚。只是,作为“公共事件”来看,我们总该反思其中的悲剧路径。

于此,追究网贷的责任,不能依靠愤怒的情绪,最有效的方式,还应该建立在网贷流程是否合规上。只有如此,作为女演员的父母,才能更好地为女儿维权。并且,也要认清楚一个实质,对于自杀本身而言,最大的责任肯定在自己,就算外界有责任,也应该摊开来看,而非遇到“自杀”,就一定是外力所致。

从这个意义上看“逼死”逻辑,其实就会发现,很大程度上,这离不开个体对周边以及自己的误判。这世间除却生死,都可以称之为“过眼烟云”,所以,用死的方式解决问题,大半是不理智的。当然,我们不排除,在很多时候,个体为保留仅有的尊严,会走向逃避的路途。

就如舞蹈女演员在绝望中写下的文字,她提到自己患有“抑郁症”。但依照戈登·马里诺的讲法:“虽然抑郁症不等于绝望,但是,抑郁症的确在为绝望铺路。若想逃离绝望,就要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的内心,也就是说,要在内心长期堆积的泥潭之外,保留一份自我”。可惜,她没有给自己机会,着实令人感到惋惜。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主题

0

回帖

488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824836
热门排行